微成都报道 随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持续深化,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在人们对“理想栖居”的追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202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正式发布了《公园城市指数(2024)》(以下简称《指数》)。其中,成都凭借其卓越表现,荣获“方向冠军城市”称号,并在人气活力方向连续两年稳居榜首。
解码公园城市:绿色发展的新范式
202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城市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目标,即打造“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那么,何为公园城市?简而言之,公园城市摒弃了传统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转而通过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优化城乡生态格局,实现“人、城、境、业”的和谐统一与多功能融合。其核心在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绿色发展模式,让市民开门见绿、绿中栖居,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凸显生态价值。
以成都为例,近年来城市的绿色转型有目共睹。目前,成都的公园总数已超过1500个,公园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天府新区核心区的兴隆湖周边,不仅自然景观优美,还集聚了科学城、科创生态岛等产业载体。环湖绿道巧妙串联起公园、社区、商圈与产业园区,同时保留了80%以上的原生地貌,真正实现了产城融合与职住平衡。
成都:人气活力方向的领跑者
公园城市指数被视为城市的“体检报告”,旨在提炼和推广公园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
该指数构建了“1-5-15”的框架体系:一个总目标是打造和谐美丽、充满活力的永续城市;聚焦五大领域,包括和谐共生、品质生活、绿色发展、文化传扬、现代治理;并细分十五个方向。通过四十五个具体指标,从水资源利用、物种丰富度,到公共服务水平、文化产业贡献度等方面,对城市进行全面评估。
据《指数》显示,我国公园城市建设成果显著,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城市均探索出了适合自身的绿色发展路径。与2023年相比,全国城市平均得分与中位数均有所提升,243个城市得分实现增长,头部城市表现优异,尾部城市数量减少。
▲《公园城市指数(2024)》全国评估结果
为更全面地体现公园城市指数评价的多维特征,除综合得分排名外,还增设了三个具有代表性、引导性和鼓励性的单项奖项,分别聚焦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持续性引领、跨越式进步与区域性示范作用三个维度。
指数显示,方向冠军城市指蝉联首位且方向分数逐年增长的城市。成都市在人气活力方向连续两年位列第一,充分展示了超大城市的特色烟火气质。
▲《公园城市指数(2024)》成都雷达图
编辑侯春萍 综合“中国城市规划”、“中国科协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