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中国产业崛起与股民机遇:从汽车到芯片的全球竞争

时间:2025-09-23 22:17:50 来源:木禾投研 作者:木禾投研

近期巴菲特清仓某某迪的消息引发市场热议,若因此引发股价回调,或许正是布局良机。全球汽车市场长期被欧美日韩企业主导,但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崛起,传统国际巨头正面临不可逆转的衰落趋势。以比亚迪、长城为代表的本土车企,已具备在全球舞台中央竞争的实力。



通过近三个月的外贸与出海调研,笔者获取了大量一手数据,深刻感受到中国产业升级的强劲势头。这种发展不是阴谋策略,而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当技术、产能、市场等各个环节都达到领先水平时,任何竞争手段都将失效。中国未来三十年的发展路径已非常清晰,尽管某些领域可能进展缓慢,但整体向上的趋势从未改变。

当前公众对产业进步感知不足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经济环境压力使多数人更关注日常生计;其二,许多突破尚未转化为普惠性成果;其三,部分领域仍存在技术短板。以光刻机领域为例,中芯国际测试"宇量昇"DUV光刻机的消息引发市场热议,这家与华为渊源颇深的企业(股东包括上海国资委和华为星光事业部转型的新凯来),正推动着中国芯片技术的突破。

华为昇腾系列芯片的发展轨迹印证了技术封锁倒逼创新的规律。从昇腾950PR到未来规划的960/970系列,海思团队功不可没。预计三年内,主流芯片市场将因中国技术的突破而改写格局。这种技术跃迁使很多人未能及时认识到中国产业的真实水平。

关于中国全球角色转变的时间表,原定2035年接替"世界警察"角色的规划已提前至2029年。福建舰电磁弹射系统的曝光,正是这种转变的技术支撑。这也解释了为何紫金矿业等具备海外资产安全性的企业值得重点关注,该公司计划在2028年前实现规模翻倍的目标,内含价值已显著提升。



近期两个热点事件颇具启示意义:苹果17的发布标志着其创新能力的衰落,加量不加价的策略暴露了技术停滞的困境;而特朗普政府提高H-1B签证费用的政策,实质是技术脱钩的手段,这将显著影响印度IT从业者,对中国从业者的影响相对有限。这些单个事件看似独立,实则共同勾勒出全球产业格局的重构图景。

面对专栏作者的"股民是炮灰"论调,笔者认为需要提升认知维度。虽然市场存在不公平现象,但A股市场为理性投资者提供了众多机遇。笔者整理的《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包含上百家优质企业分析,持续更新关键数据,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在这个产业巨变的时代,投资者需要穿透短期波动,把握中国产业升级的长期趋势。当技术实力达到绝对优势时,所有的竞争手段都将失效,这正是中国产业发展的底气所在。

#财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