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斯坦福博士云南投资项目烂尾,数亿资金冻结,政企各执一词

时间:2025-09-24 08:01:0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一则关于斯坦福博士、聚光科技创始人王健在云南小镇投资数亿项目烂尾,导致大量股票被昆明法院冻结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牵动了投资者的神经,也引发了关于项目管理、政府责任等多方面的讨论。

据聚光科技(300203.SZ)公告,公司于近日接到控股股东之一浙江睿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洋科技”)的通知,其所持上市公司部分股份被轮候冻结。自2022年以来,睿洋科技持股曾多次被质押、平仓,相关问题至今未得到妥善解决。

截至9月22日,睿洋科技共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631.1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2.55%。然而,其中累计被冻结股份数量高达4635.07万股,占其总持股数量的比例达到了82.31%。更有甚者,累计被轮候冻结股份数量也达到了1704.01万股,占其总持股数量的比例为30.26%。

聚光科技在公告中明确提示,若后续睿洋科技被司法冻结的股份被司法强制处置,将严重影响睿洋科技的控股股东地位及王健的实际控制人地位。届时,公司可能面临控制权不稳定或变更的巨大风险。

斯坦福博士败走云南项目

聚光科技,这家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中国杭州的高科技平台型企业,于2011年成功上市。其业务涵盖智慧环境、智慧工业、智慧实验室、生命科学与诊断等多个领域,备受市场关注。而其创始人王健,更是以其高学历背景——先后在浙江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对国际前沿的检测技术有着深入的研究——而广受赞誉。

然而,眼下王健却陷入了股权冻结的旋涡之中。9月22日,聚光科技披露,睿洋科技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中的996.05万股被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轮候冻结。截至目前,睿洋科技所持有的公司股份的82.31%处于冻结状态,这一比例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0.33%。

目前,睿洋科技及其一致行动人浙江普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渡科技”)和姚纳新共计持有公司股份1.0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4.14%。然而,如果司法冻结的股份全部被司法强制处置,睿洋科技等人持有的公司股份将大幅降至6195.2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也将降至13.81%。

据公司此前的公告,导致睿洋科技部分持股被冻结的诱因,系该公司此前在云南玉溪投资的一起PPP(公私合营,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项目。聚光科技披露,此次睿洋科技股权被冻结,主要因其为下属子公司通海睿联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海睿联”)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投资建设的杨广智慧农业小镇PPP建设项目提供融资担保。后因该PPP项目被终止,项目停止建设,从而引发了连锁反应。

国开行云南分行于2022年11月起分别向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和西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睿洋科技被法院判决承担连带责任。这导致睿洋科技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与上市公司经营无关。

“睿洋科技正在积极与国开行云南分行及其他债权人沟通解决。”聚光科技称,希望能够尽快化解这一危机。

部分项目规划总投资超38亿元 政企双方互相指责

据通海杨广智慧农业小镇微信公众号的信息,2018年10月17日,通海睿联与通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签订了相关合同。据彼时安排,通海杨广智慧农业小镇项目总投资预计为8.9亿元,具体采用DBFOT(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模式进行运作。其中建设期为2年,运营期为18年。建设内容涵盖房建项目和市政项目两部分,其中房建部分含农业服务中心、国际会展中心、消防站和医院的建设,市政部分含纬三路等道路建设、危山治理和部分征地拆迁工程。

除了上述项目外,公开信息还显示,王健曾与玉溪市、通海县有过其他接触及合作。2017年8月,聚光科技公众号发文称,时任玉溪市市长张德华到访上市公司,红塔区区长方洪和通海县县长柳洪同行。据通海县人民政府官网信息,《通海县农业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中曾提及高原特色农业冷链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工作。上述文书显示,截至当时已完成了实施方案制定和园区土地勘测、土地征用等工作,并与睿洋科技签订了投资框架协议及补充协议,投资方正办理公司注册,预计11月开工建设。

次年2月,通海县人民政府又在《通海县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情况》中提及,2018年2月10日,县人民政府与睿洋科技签订《中国·通海农产品冷链物流园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建设地址位于杨广镇镇海岳家营江通高速两侧,建设用地面积1015亩,预计总投资38亿元人民币。园区规划建设农产品交易区、农资交易区、冷链仓储区、农产品加工区、物流配送区、配套服务区六大功能区。目前正在开展征地工作。

另据通海杨广智慧农业小镇公众号,小镇项目冷链物流园区部分冷库于2020年5月进行试运营。但最终上述PPP项目均被终止,小镇项目公众号自2023年底停更,招商电话也已成为空号。9月23日中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睿洋科技工商登记电话,对方无应答。

据《经济参考报》今年6月报道,“通海方面未能完成建筑物拆迁工作、也没有履行拆除当地冷库的承诺,冷链物流园项目和PPP项目因此无法顺利建设。”睿洋科技一位内部人士说。对此,通海县政府则表示,项目烂尾原因有两点:一是睿洋科技发现冷链物流园项目市场达不到预期,导致投资信心不足,进而影响PPP项目;二是项目管理混乱,项目管理团队没有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管理团队组织架构体系不健全,期间先后更换驻通项目负责人6人次,项目建设管理一盘散沙。

(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