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公募基金对科技赛道的布局呈现显著分化特征。从持仓结构看,电子行业超配幅度持续扩大,计算机行业仍处低配状态,通信行业超配比例有所收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部分科技热门标的的公募持有数量增加,但增量资金主要来自非主动偏股型基金,这一现象引发市场对流动性风险的关注。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公募基金持有电子行业市值突破1万亿元,占股票投资总市值的15.19%,连续三个半年度稳居第一大持仓行业。该行业超配幅度从2024年底的5.90个百分点升至6.23个百分点,显示机构投资者持续加码半导体等核心领域。
在具体标的方面,寒武纪、新易盛等个股的公募持有数量较年初分别增加132只和86只。但深入分析发现,新增持仓主要来自长信利保债券、浦银安盛安弘回报等主动偏债基金,以及太平丰润一年定开债券等养老目标FOF产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对这两只个股的持仓数量分别下降11.6%和1.7%,持股比例也相应缩减。
指数基金成为影响科技股流动性的重要力量。以寒武纪为例,上半年末指数基金持股数量较年初增加302万股,占总持股量的75.56%。该股作为653种指数的成分股,在科创50、科创信息等19种指数中权重超过10%,相关挂钩基金规模达3624亿元。即便在沪深300指数中仅占1.31%权重,仍吸引至少150亿元资金配置。
行业配置层面,计算机行业持仓市值3115亿元,占比4.32%,虽较年初提升0.31个百分点,但仍低配0.32个百分点。通信行业持仓市值2625亿元,占比3.64%,超配幅度从年初的1.27个百分点收窄至0.76个百分点。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显示,通信行业达66.10%,显著高于电子(35.44%)和计算机(36.21%)行业。
估值争议伴随科技股行情持续发酵。摩根大通基金经理奥利弗·考克斯指出,科创50指数预期市盈率达62倍,远高于费城半导体指数的24倍。但汇安基金单柏霖认为,AI产业已进入正向商业循环,核心标的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海富通黄峰则强调,在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下,科技创新将成为资本市场长期战略方向。
数据显示,电子行业前三大重仓股中芯国际、寒武纪、海光信息的公募持仓市值分别达593亿、533亿、510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分别为33.81%、21.22%、40.69%。计算机行业前三大的金山办公、科大讯飞、海康威视持仓市值分别为227亿、183亿、157亿元。通信行业前三大的新易盛、中际旭创、中国移动持仓市值达432亿、418亿、214亿元。
这种结构性分化在指数表现中亦有体现。截至9月12日,中证算力指数涨幅达11.17%,人工智能指数上涨9.20%,显著优于上证指数-0.33%的表现。专业人士提醒,虽然政策扶持和需求增长带来长期机遇,但投资者需密切关注非主动偏股基金扎堆导致的流动性变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