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大北农丰收节:透视农业企业信任经济与产业转型新路径

时间:2025-09-24 03:17:31 来源:一点财经 作者:一点财经



2025年9月23日,北京凤凰国际创新园神农广场鼓声震天。在《大丰收礼赞》的恢弘旋律中,大北农集团年度丰收节正式启幕。这场以“创新强农、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农业盛会,不仅吸引了企业高管、学术专家与行业代表,更成为城市家庭亲子互动、年轻群体直播打卡的热门场景。从9月23日至10月6日,参与者可在市集品尝现烤猪肉、选购中秋礼盒、参与古诗对战,沉浸于丰收的喜悦之中。



丰收节的双重使命:连接与信任

这场活动超越了传统节庆的范畴,成为农业价值重塑的试验场。其核心在于两大战略:一是通过产业链连接打破物理隔阂,二是以透明化机制构建信任体系。从产地到餐桌的直供模式、从区域文化到全国市场的品牌渗透、从节庆场景到日常消费的习惯培养,大北农正以丰收节为支点,撬动农业全要素的流通与升级。

活动由大北农集团联合中国农民研修学院、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现代农业专委会共同主办,央视、新华网、农民日报等20余家权威媒体全程直播,形成“政企学研媒”五维联动格局,彰显其行业影响力。



大有谷:构建信任中转站的三大支撑

作为活动承办方,大有谷集团承载着大北农从B端向C端转型的战略使命。其“全球优质食品平台”的定位,通过源头控制、科技赋能与场景创新三大核心能力,构建起“田间到餐桌”的信任闭环。

源头控制:从种子开始的品质管理

大有谷通过订单农业溯源、示范基地合作、参控股基地等模式,实现全产业链质量管控。例如,其“五好五常大米”选用地域性品种“五优稻4号”,严格限定五常地区种植,确保颗粒饱满、质地坚硬;敖汉金小米则依托蒙龙种业优质品种,在4000亩标准化基地采用轮作休耕、羊粪还田等有机种植方式,结合数字化田间管理,实现从选种到仓储的全流程标准化。



科技赋能:全链路溯源体系

依托大北农数字农业技术,大有谷构建了覆盖“田间—加工—物流—餐桌”的数字化溯源系统。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查看产品产地环境、生长过程、检测报告及农户信息。例如,五常大米与敖汉小米均配备CTI华测检测报告,实现“一物一码”透明化管理,增强消费信任。

场景创新:线上线下融合体验

大有谷突破传统销售模式,打造“内容—场景—消费”闭环。线上通过APP与达人直播实现“云逛展、云下单”,线下举办品鉴会、农耕体验等活动。此次丰收节中,线下市集提供现场品尝与互动体验,线上直播引导复购,形成节庆引流与日常留存的双重效应。



大北农转型:从产业后端到消费前台

丰收节标志着大北农成立三十余年来的战略升级。过去,这家“隐形冠军”凭借饲料、动保、种业等技术优势占据行业制高点;如今,面对农业现代化竞争新阶段,其提出“生产+消费”双轮驱动模式,通过丰收节测试市场反应,逐步建立品牌认同。

转型并非摒弃B端优势,而是以“B2B2C”模式实现产业延伸。例如,丰收节展销产品均来自长期合作的生产基地,确保品质一致性。同时,大北农将“强农报国”使命从提升生产效率延伸至保障消费安全,形成服务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包容性发展模式。



行业启示:农业价值网络的构建

大北农的实践为中国农业企业转型提供了范本。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打通产业链、建立品牌信任、实现价值共享的企业将占据竞争先机。此次丰收节通过连接产地与消费、区域与全国、节庆与日常,证明了农业价值链的网络化、互动化与延展性特征。



结语:丰收背后的可持续价值

当鼓声渐远,丰收节留下的不仅是欢声笑语,更是一场关于农业未来的深刻思考。通过创新科技赋能生产者、以品质信任服务消费者,大北农正推动农业融入现代生活脉络。这种双向赋能的模式,既让农民获得更有尊严的回报,也使消费者享受安全、可溯源的食品,最终实现“生产者强、消费者安”的可持续价值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