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韩璐
早高峰的十字路口,一辆私家车因未保持安全距离发生追尾。按照传统流程,车主需等待交警到场定责、保险查勘员拍照取证,再与4S店协商维修方案,整个过程可能耗时数小时。然而,此次事故中,车主仅通过平安好车主APP上传3张现场照片,5分钟内完成定损并收到电子赔付凭证,随即驾车离开现场,准时抵达公司会议。
这一场景的颠覆性变化,源于中国平安对车险行业的深度重构。
2025年9月19日,中国平安宣布全面升级“车险三省名片”,推出“三大理赔服务”与“六项用车服务”,构建覆盖事前预防、事中陪伴、事后保障的全周期服务体系。平安产险总经理史良洵强调:“此次升级不是简单的服务叠加,而是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从‘经济补偿’到‘安全守护’的价值跃迁。”
行业痛点催生服务革命
当前车险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数据显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中82%由驾驶人因素导致,其中48%源于对交通规则的漠视。与此同时,用户需求从单一的事故赔付转向对高效理赔、全流程守护及个性化权益的追求,而传统车险“重赔付、轻服务”的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
传统车险的三大痼疾尤为突出:
这些痛点不仅造成用户体验割裂,更成为行业创新的突破口。平安车险此次升级,正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服务创新重塑行业价值标准。
“三免”信用赔:重构理赔效率
针对优质客户,平安推出“三免”信用赔服务,直击理赔流程三大堵点:
以北京车主李先生为例,其驾驶车辆在四环路发生剐蹭,通过APP上传照片后,系统自动识别责任并生成电子赔付单,从报案到离场仅用8分钟,较传统流程效率提升90%。
人伤全包服务:破解行业难题
人伤案件处理长期是车险服务的“硬骨头”。平安创新推出“人伤全包”模式,构建医疗垫付、专业调解、康复跟踪的全链条保障:
上海车主王女士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其父亲驾车发生碰撞导致行人受伤,平安启动人伤全包服务后,不仅垫付了全部医疗费用,还安排专员协助办理出院手续和赔偿协商,让王女士得以专注照顾家人。
六大用车服务:打造全周期生态
通过平安好车主APP,平安升级救援、代驾、年检、充电、加油、洗车六大服务,构建“省心、省时、省钱”的用车生态:
数据显示,平安好车主APP注册用户已超2亿,链接超26万家合作商家,每日服务人数超300万。该平台不仅提供80余项车服务,更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用户定制个性化权益,例如为新能源车主优先推送充电优惠,为通勤族推荐错峰加油方案。
从经济补偿到安全激励:价值升维四重奏
平安车险的升级,本质上是车险价值的四次跃迁:
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指出:“此次升级不是终点,而是通过科技赋能持续优化服务体验的起点。”据悉,平安正研发基于区块链的理赔追溯系统,未来可实现赔付资金全流程可查,进一步增强用户信任。
行业范式转变: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平安车险的革新,为行业提供了三大转型方向:
据测算,平安此次升级可帮助用户年均节省用车时间72小时,降低事故率15%。这种从“风险兜底”到“主动安全”的转变,不仅重新定义了好车险的标准,更展现了保险业作为社会风险管理者所能创造的巨大价值。
正如史良洵所言:“优质服务不是口号,而是每一次快速响应、每一项细节优化、每一份用户信任的积累。”平安车险的这场变革,正在书写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