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西安VS郑州:万亿城市争当微短剧龙头,谁能笑到最后?

时间:2025-09-24 22:08:18 来源:西部城市 作者:西部城市



文丨西部君

近日,西安与郑州在微短剧领域的龙头之争引发广泛关注。这两座北方经济重镇,正通过政策扶持与产业布局,争夺新兴文化产业的制高点。



政策对标:郑州发力,西安承压

事件起因于郑州市发布的《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工作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三年内实现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的目标。这一举措被业界视为对西安“短剧之都”地位的直接挑战。

数据显示,西安在微短剧领域已占据先发优势。2023年全国爆款微短剧中,西安承制团队占比达80%;《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全国100部热门微短剧中有60部诞生于此。



产业基础:逆袭逻辑与成本优势

两座城市的崛起路径颇具启示意义。西安西咸新区已建成8万平方米拍摄基地,拥有500余个主题场景,形成五大拍摄基地集群,吸引全国半数微短剧团队入驻,累计产出作品超1000部。

郑州则展现强劲追赶态势。截至2024年底,全市微短剧企业达820家,从业人员超3万人,较上年增长5倍。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支持郑州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纳入年度重点任务。

行业专家指出,两城成功关键在于突破传统影视产业框架。微短剧发展更依赖信息流广告产业积累的技术、人才与市场经验,这为缺乏影视基础的二线城市提供了弯道超车机遇。

竞争要素:文化、人才与交通的三角支撑

文化底蕴方面,西安作为关中文化中心,郑州承载中原文明,为内容创作提供丰富素材。人才储备上,两城在校大学生均超百万,形成庞大创作群体。



交通物流成为核心竞争优势。郑州作为全国唯一“双十字”铁路枢纽,2小时高铁圈覆盖4亿人口;西安1小时航程覆盖中西部主要城市,2小时航程触达全国75%领土。

成本优势更为显著。郑州群演日均工资仅为横店三分之一,场地租赁、设备使用等成本较一线城市低40%-60%,形成强大价格竞争力。

全国布局:多城竞速下的挑战

微短剧市场正经历爆发式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达504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千亿,已超越电影票房。这引发更多城市加入竞争:

杭州余杭区设立2亿元发展基金
上海每年投入5000万元产业引导经费
深圳对优质企业发放10万-100万元奖励

面对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的围剿,西安与郑州需在精品化制作、IP开发、跨境分发等高端环节建立壁垒。当前两城作品仍以低成本竖屏短剧为主,在横屏精品剧领域尚未形成突破。

城市竞合:从对标到协同的进化

作为北方最具可比性的万亿级城市,西安与郑州在多个维度呈现互补特征:

  • 人口规模:均超1300万
  • 经济体量:GDP相差约1000亿
  • 高铁距离:2小时直达
  • 功能定位:西安侧重科研文教,郑州强化制造物流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为双城协同提供政策框架。在微短剧领域,可探索“西安创意+郑州分发”“双城联合制作”等模式,构建完整产业链。

展望未来,两城若能在数字经济、先进制造等领域形成功能互补,将有望打造北方经济增长极。这种“竞争-协同”的新关系,或为内陆城市突破发展瓶颈提供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