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北京友谊商店焕新开业,打造城市会客厅新地标

时间:2025-09-27 17:14:43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中国商报

中国商报(记者 于佳鑫 文/图)作为今年北京备受瞩目的老百货调改项目之一,北京友谊商店在试营业期间便人气爆棚。9月23日,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商业地标终于迎来焕新后的正式开业。



友谊商店开园仪式在友谊花园草坪上举行。

从中国首家涉外特供商店到面向市民开放的国营百货商场,再到因经营不力逐渐被时代抛弃,北京友谊商店在王府井集团“一店一策”的调改思路下,如今已涵盖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健康医美、运动潮流等多种业态,成功转型为一座兼具历史底蕴与潮流色彩的城市会客厅。

调改试营业5个月后正式亮相

在草坪上欣赏不定期的露天音乐会、在阳光下享受意面与咖啡、在年代感拉满的老木桌上品尝清远鸡煲……这样既悠闲又惬意的氛围,悄悄“拉慢”了首都二环周围绷紧的节奏。

自今年5月试营业以来,调改后的友谊商店凭借其怀旧又松弛的新风格不断“出圈”。几个月后,友谊商店正式开业,与试营业初期相比,这里的经营业态进一步丰富。中国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个月前还在装修的医美、滑板等门店如今均已对外营业。

友谊商店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2023年,友谊商店成为王府井集团的重要升级改造项目之一。去年9月,友谊商店正式启动改造。截至正式开业,改造后的友谊商店招商数量达到近30家,涵盖正餐、酒吧茶馆、咖啡烘焙、购物、健康医美、运动潮流、住宿等众多业态,未来还将继续开放包括时装在内的一系列店铺。虽然门店总量不多,但基本上已经“面面俱到”。



顾客携宠物在友谊商店Carbo餐厅内用餐。

“修旧如旧”成为调改特色

“从1964年的‘民间外交家’,到2025年的新青年生活目的地,友谊商店的蝶变,是一场以轻干预、强特色、可持续为理念的传统商业转型升级的探索实践。”在开园仪式上,北京友谊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杰说。

所谓“轻干预,强特色”,即在保留“修旧如旧”的老建筑肌理的前提下,让商户自由实现改造创想。比如在由员工餐厅改造而来的“阿招鸡煲”门店内,墙上悬挂的“友谊厅”匾额、脚下踩的青绿地砖、二楼斑驳的铁皮装饰,都是商户自发保留的“老友谊”痕迹。

不仅如此,友谊商店相关负责人还透露,为更好地重现“老友谊”旧时光,其正在筹划对友谊商店主楼墙体进行改造,争取还原1973年刚从东华门搬迁至如今建国门外大街地址时的样貌。



友谊商店主楼。

友谊商店主动保留的历史色彩,也让不少消费者倍感亲切。在开业寄语中,一名消费者称:“奶奶20世纪80年代在友谊商店买过旗袍,今天我穿着汉服来逛友谊商店。有些审美和记忆会代代相传。”

改造后客流及营收大幅增长

在经营层面,友谊商店的改革也不含糊。一方面,友谊商店十分重视首店经济对商业的带动作用。据刘杰介绍,改造后,友谊商店已引入21家北京首店及概念店,占比达70%。

另一方面,友谊商店聚焦资产盘活,改造后新增租赁面积近5000平方米,经营面积提升20%。原9700平方米的空置区域如今已100%实现签约,空置率从60%降至零。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除了在社交媒体上积极发布内容、与消费者互动外,友谊商店还打造了“劳模直播”新模式。70场直播,为其带动了710万元的商品交易总额(GMV)。

这一系列改造举措,让友谊商店收获了令其自身都感到惊喜的业绩。刘杰介绍,试营业以来,友谊商店平均客流超过5000人,周末甚至突破1万人,较转型前提升了数十倍。在营收方面,试营业以来,其总销售额已达1.5亿元,同比增长数百倍。

“友谊商店的转型升级,既是项目自身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也是王府井集团对守正创新的一次深刻实践。”作为王府井集团旗下重点项目,时逢集团成立70周年,集团副总裁、财务总监吴珺表示。她还说,友谊花园构成了一条与城市共生、与市民相连的温暖纽带,它不仅摆脱了老旧商业的标签,更唤醒并激发了团队干事创业的信心和热情。



友谊花园构成了一条与城市共生、与市民相连的温暖纽带。

事实上,如何让老百货业态不断追赶上商业时代的步伐,不单单是友谊商店自身需要思考的问题。作为王府井集团的重点升级改造项目,集团秉持“一店一策”的调改思路,除了友谊商店之外,近年来,贵友大厦、燕莎友谊商城、双安商场等集团旗下老百货商场也各自按照不可复制的策略相继投入改造。

“未来,王府井集团将持续深化‘一店一策’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如燕莎友谊商城、西单商场等项目的升级改造。”吴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