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人民币国际化新引擎:上海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启航

时间:2025-09-27 20:01:11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国际金融报

人民币国际化新引擎:上海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启航

近日,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在上海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法定数字货币从国内试点向国际应用迈出关键一步。该中心依托上海金融资源优势,构建了跨境数字支付、区块链服务及数字资产三大业务平台,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技术支撑与基础设施保障。

三大平台构建数字金融新生态

据运营中心负责人介绍,跨境数字支付平台聚焦人民币跨境使用痛点,通过法定数字货币技术重构跨境支付流程,实现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全球资金流转。区块链服务平台则提供标准化交易转接与链上支付服务,为金融机构提供可信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数字资产平台支持债券、票据、碳排放权等资产的链上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发行、登记、托管与交易环节。







值得关注的是,区块链服务平台与数字资产平台基于同一区块链架构,实现双平台联动与统一账本结算。这种设计在现行监管框架下,既提升了金融业务效率,又通过券款对付(DvP)机制降低了结算风险,为数字证券、碳金融等创新领域提供了合规流通路径。

政策驱动下的国际化里程碑

今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宣布设立上海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明确其承担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市场创新服务职能。9月24日举行的业务平台推介会,标志着该中心正式进入运营阶段,向境内外金融机构展示三大平台的技术架构与应用场景。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指出,此举体现了央行数字货币战略从国内试点向国际应用延伸的清晰路径。通过构建标准化跨境支付网络,数字人民币可有效提升在国际结算中的占比,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贸易往来等场景中,推动人民币成为主要计价和结算货币。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认为,这是数字人民币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在全球主要货币加速代币化的背景下,中国通过主权信用背书的数字货币布局,强化了人民币在跨境场景中的技术竞争力与规则制定权,为争取更大国际支付市场份额提供了关键支撑。

数字资产流通开启新篇章

数字资产平台的创新价值尤为突出。该平台支持债券、票据、碳排放权等合规资产的链上全流程管理,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交易自动化校验与穿透式监管。刘斌举例称,某企业通过平台发行数字债券时,系统可自动完成投资者资质审核、资金划转与登记托管,全程留痕且不可篡改,有效防范虚构交易等风险。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进一步分析,区块链服务平台将推动智能合约在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例如,某跨国企业可通过链上信用证实现自动核验与资金清算,将跨境贸易周期从数天缩短至分钟级,大幅提升金融体系数字化水平。

在资产配置层面,数字资产平台为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数字债券、数字股票市场提供了合规通道。曾刚预测,随着平台运营成熟,传统资产数字化转型进程将加速,资产流动性和配置效率有望显著提升。

上海:数字金融枢纽的崛起

选择上海作为运营中心落地点具有战略考量。王蓬博指出,上海拥有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密集的金融机构集聚和领先的金融科技生态,其自贸区政策优势与跨境业务试点经验,为数字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理想试验场。

从区位优势看,上海处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点,与亚太金融中心联系紧密。曾刚强调,这种地理优势便于数字人民币向周边国家辐射。同时,上海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人才储备和技术积累,为运营中心的技术迭代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测算,到2030年数字金融产业将为上海贡献超千亿元增加值。刘斌认为,运营中心将推动上海在数字支付、区块链服务等领域形成全球领先优势,巩固其作为亚太重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随着人民币资产定价与交易影响力的提升,上海有望在全球货币体系重构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