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9月29日消息,2023年11月震惊金融圈的“30亿元量化私募跑路”事件迎来关键进展。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披露,涉案的磐京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磐京投资”)实控人毛某、姚某因操纵证券市场罪被判刑,案件背后隐藏的FOF基金场外配资黑灰产业链首次曝光。
据最高检披露,磐京投资实控人毛某系某知名高校法律专业硕士,姚某则为海归金融背景,通过其母亲代持公司股份。2017年11月至2019年7月期间,二人操控55个账户(含公司账户、私募产品账户及个人账户)集中交易某代号“企鹅”的股票,并于2020年9月成为该公司大股东之一,毛某还受聘担任总经理。
2020年底,“企鹅”股票连续跌停,为维持股价,毛某、姚某在沈阳、大连、上海、杭州等地组建操盘团队,通过白某某对接4.6亿元场外配资资金。检察机关查明,二人利用资金优势进行集中交易,此前已因违规增持被监管部门处罚1500万元,更在证监会查处时提前销毁关键证据。
办案团队发现,该案涉及一条完整的非法产业链:上海J公司、浙江T公司实控人李某、蒋某某在无证券融资融券资质的情况下,通过FOF基金产品向磐京投资实际控制的私募基金进行场外配资。这种“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操作,实质构成非法经营证券融资业务。
2022年末,上海市公安局锁定毛某等人后,面对审讯,毛某竟叫嚣“有本事就定我的罪”。2024年9月20日,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毛某、姚某、白某某因操纵证券市场罪分别获刑七年至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50万元至150万元;李某、蒋某某、葛某某因非法经营罪获刑六年至一年九个月,并处罚金600万元至100万元。二审法院于今年4月24日维持原判。
截图自人民法院公告网
“30亿跑路”事件引发连锁反应,知名百亿私募华软新动力(北京华软新动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部分产品因投资链条中的深圳汇盛违约导致兑付困难。据第一财经报道,杭州瑜瑶、深圳汇盛的实际操盘人均指向磐京投资实控人毛崴。
今年2月7日,上海金融法院公告显示,华软新动力以侵权责任纠纷为由,将深圳汇盛、杭州瑜瑶、磐京投资等5家机构诉至法庭,要求赔偿“天安2号”基金1亿元本金及利息损失。该案于4月22日首次开庭,9月22日再次开庭时,前3家被告均处于“下落不明”状态,法院警告将依法缺席判决。
天眼查APP显示,华软新动力目前管理84只基金,规模在5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而涉案的杭州瑜瑶处于异常经营状态,深圳汇盛已于2024年5月被中基协注销,磐京投资更是在2022年9月就被协会注销登记。红星资本局拨打华软新动力公开电话时,提示“号码不存在”。
这起案件不仅暴露了私募基金行业的监管漏洞,更警示市场:任何试图挑战法律底线的金融犯罪,终将受到严惩。
红星新闻记者 蒋紫雯
编辑 肖世清
审核 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