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投资者们,即将迎来新的投资热潮!
作者 | 云帆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港股三姐妹”的热度持续攀升,盲盒与潮玩行业正加速向港股IPO迈进。近日,投资家网获悉,全球消费赛道中最令年轻人着迷的潮玩市场传来重大消息:被誉为“中国潮玩之王”、市值高达3583亿港元的泡泡玛特的最大竞争对手——名创优品旗下的潮玩品牌TOP TOY,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摩根大通、瑞银、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若申请顺利,港股市场将迎来又一位盲盒与潮玩领域的巨头。
TOP TOY:潮玩市场的新星崛起
2020年成立的TOP TOY,作为名创优品的核心资产,被誉为“中国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潮玩集合品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22至2024年间,TOP TOY的GMV复合年增长率超过50%,这一惊人发展势头甚至超越了泡泡玛特的初创期,使得TOP TOY在行业内备受瞩目。
上个月(8月),TOP TOY成功获得了淡马锡等全球顶级机构的新一轮融资,资本对“估值洼地版泡泡玛特”的期待溢于言表。考虑到泡泡玛特过去一年股价累计涨幅超过460%,一旦TOP TOY在港股成功IPO,无疑将为投资者带来一场更为精彩刺激的财富盛宴。
2025年:新消费最吸金的风口再起
过去几年,泡泡玛特凭借盲盒生意迅速崛起,成为引领全球年轻人欲望的多金风口。这个原本不被外界看好的小小玩具,通过“着魔成瘾的游戏机制”与“坐地起价的二手市场”,硬生生地将一个普通的玩具生意打造成了新消费领域的璀璨明星。
一级市场方面,中国潮玩行业的增速堪称“恐怖”,并遥遥领先于多数赛道。根据百度文库的报告,2020至2024年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从229亿元增长至76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5.1%,远超新式茶饮“巅峰期”的25%规模增速。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5年,新式茶饮的规模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15.4%,而潮玩行业则有望迅速顶替新式茶饮及奶茶,成为新消费领域的最大风口。
与可能关联健康的奶茶不同,年轻人对盲盒、潮玩的热爱超乎寻常。这种热爱主要受到四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一是情感需求与情绪价值,年轻人通过购买潮玩来缓解焦虑或寻找情感寄托;二是不确定性机制的成瘾性,盲盒通过“隐藏款”概率机制与“保底机制”形成类似赌博的心理刺激;三是社交强化,潮玩消费常与社交绑定,70%的消费者提及购买动机包含社交分享、炫技;四是商业策略推动,潮玩品牌通过限量发售、IP联名、饥饿营销等手段制造稀缺感。
这四种因素相互作用,使得盲盒、潮玩不仅吸引了年轻人,还逐渐渗透到中年、老年群体中。2025年的盲盒大数据显示,36-60岁的中年、中老年群体占比约20%,盲盒早已不再是年轻群体的专属产品。
二级市场:潮玩股票的财富效应
二级市场方面,潮玩股票的表现同样令人心动。泡泡玛特过去一年股价累计涨幅超过460%,其打造爆款IP的赚钱逻辑易懂。以泡泡玛特的“LABUBU”系列为例,自该系列推出以来,业绩便持续狂增。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营收达到138.76亿元,同比增长204.4%;净利润45.74亿元,同比增长396.5%,均超2024全年水平。而“LABUBU”则为其贡献了34.7%的收入。
资本市场掘金看什么?一看现在,二看未来。一个“LABUBU”就涨疯了,其他爆款新IP大卖呢?但泡泡玛特涨了几年,估值已处于高位,这对追求“低买高卖”的资本来说,风险日益增加。因此,聪明的资本既关注泡泡玛特,又关注谁是“下一个”,不断在前瞻市场开发估值洼地。
TOP TOY:出道即巅峰,紧追泡泡玛特
资本开发潮玩估值洼地的同时,一些已经上市的龙头公司也想在盲盒、潮玩领域分一杯羹。“10元店”发家的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意识到了潮玩在二级市场的资本机遇,于是在泡泡玛特港股IPO的2020年通过名创优品设立了潮玩集合品牌TOP TOY,正式进军风头日盛的潮玩行业。
依托名创优品庞大的线下门店网络,TOP TOY很快成为中国潮玩行业最闪耀的新星。其“出道即巅峰”的表现令人瞩目,品牌刚出道时专属门店仅5家,到2021年底已激增至近100家,并与3个IP许可方共同开发了72款产品,线上用户规模达到300万,包括近150万个会员。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名创优品搞出TOP TOY的目标就是复刻泡泡玛特。叶国富也多次表示,泡泡玛特的IP运营模式值得学习,需向它们看齐并建立自有IP体系。在商业模式上,双方各有独特性。泡泡玛特用户聚焦在18-35岁的年轻女性群体,强调情感共鸣和收藏价值;而TOP TOY用户则聚焦15-40岁人群,男女比例均衡,定位“潮流文化集合店”,强调逛店体验。
TOP TOY的IPO之路与未来展望
2025年,“LABUBU”持续热销,泡泡玛特“业绩+股票”双爆发,拉动掀起消费股热潮。“港股三姐妹”彻底爆了,泡泡玛特、蜜雪集团、老铺黄金走红。一时间,大批消费类公司怀揣造富梦想冲刺港股IPO,“大姐”泡泡玛特业绩猛增再度引爆了VC/PE投资盲盒、潮玩的热情。2025年前8个月,中国潮玩行业融资笔数较2024年提升了3.5倍。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潮玩行业曝出大事件:彭博社报道,买下永辉超市不久的名创优品考虑将TOP TOY分拆上市。叶国富的动作比想象中还快,他刚有分拆的想法,就有“顶流”VC/PE跑来送钱。2025年8月,TOP TOY拿到了淡马锡等机构的一轮投资,并在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誓要在热闹的港股市场分走一杯“潮玩羹”。
招股书显示,叶国富与妻子杨云云通过持股名创优品控股TOP TOY公司86.9%股权,淡马锡持股4%,叶国富、杨云云享有对TOP TOY绝对控制权。TOP TOY的资本化进程“神速”,3月放出消息,4月在开曼群岛注册公司,7月分拆重组,8月VC/PE投资,9月发招股书。叶国富已把资本二字玩得“出神入化”,难怪媒体常把他描述成“接近段永平的资本捕手”。
规模上,TOP TOY是尽可能做大。品牌创立5年间,TOP TOY的专属门店数量达到299家(海外门店10家),公司在2025年计划新增100家门店,未来5年要在全球范围内开设1000家门店。如果从时间轴看,成立5年的TOP TOY确实比成立5年的泡泡玛特强大太多,毕竟身后有底牌名创优品。
不过,泡泡玛特的前5年偏向潮品杂货店,尚未完全转向潮玩业务。业绩方面,2022-2025年前6个月,TOP TOY的营收分别为6.79亿元、14.61亿元、19.09亿元、13.60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0.38亿元、2.12亿元、2.94亿元、1.80亿元。TOP TOY急需放大资本扩充规模,这个潮玩“后浪”跟泡泡玛特各个时期的“处境”越研究越像。
或许就是这些原因,加上双方路线、目标的部分相似性,使业内习惯性的把TOP TOY当成泡泡玛特“最大对手”。实际也是“最强劲对手”。DeepSeek直言双方“深层竞争”:一是渠道贴身肉搏,两家品牌在一线城市商圈展开同场竞争;二是全球化布局重叠,TOP TOY计划未来5年海外销售占比超50%,而泡泡玛特已在伦敦、巴塞罗那等城市开设门店。
潮玩行业竞争加剧,对消费者而言是好事,有竞争才有实惠。股市就更兴奋了,资本永不眠。那么,你看好TOP TOY的港股IPO之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