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涉及21亿元的控制权转让,让主营复合材料用树脂产品的上纬新材(688585.SH)成为资本市场焦点。9月23日盘后,公司公告股东SWANCOR萨摩亚、STRATEGIC萨摩亚及金风投控协议转让股份完成过户,控股股东变更为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智元机器人实控人邓泰华正式成为上市公司新掌舵者。
消息公布次日,上纬新材股价封住20CM涨停板,报收110.08元/股,总市值达444.02亿元。这场交易不仅点燃股价狂飙,更让长期隐身幕后的华为前副总裁邓泰华走向台前,其背后智元机器人与AI概念的想象空间成为资本追捧的核心逻辑。
根据公告,7月8日上纬新材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与智元恒岳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交易涉及1.21亿股(占总股本29.99%),对价9.41亿元,每股转让价7.78元。后续智元恒岳计划通过要约收购增持37%股份,对价11.61亿元,整笔交易总额达21.02亿元。
交易完成后,智元恒岳成为控股股东,邓泰华实际控制上市公司。市场反应极为热烈:7月2日停牌前股价仅7.78元,9月24日复牌后飙升至110.08元,56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1314.91%。这种涨幅在A股极为罕见,尤其考虑到公司基本面并未同步改善——2025年上半年营收7.84亿元(同比+12.5%),净利润2990.04万元(同比-32.91%)。
资本的狂热源于两大预期:一是人形机器人赛道成为全球风口,二是智元机器人与上纬新材可能在新材料、应用场景形成协同。尽管智元机器人否认借壳上市计划,但市场仍选择提前押注,将这家传统材料企业捧成400亿市值大牛股。
21亿元交易不仅改变上纬新材命运,更让邓泰华的职业生涯迎来关键转折。这位1977年出生的技术领袖,1999年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加入华为,历任无线产品线负责人、公司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主导构建鲲鹏、昇腾AI计算生态。2022年11月,他仍以华为副总裁身份公开亮相,但此后逐渐淡出华为体系。
2023年2月,邓泰华牵头创立智元机器人,但初期刻意保持低调。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舒远春担任,联合创始人“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稚晖君)成为对外标签。彭志辉2020年加入华为从事昇腾AI芯片研究,2022年底离职后高调宣传智元机器人,2023年8月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远征A1”,一度被误认为公司灵魂人物。
直到2025年3月,媒体披露邓泰华才是智元机器人实际掌舵者。当月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为邓泰华,8月21日他首次以董事长身份出席合作伙伴大会并发表演讲,正式走到聚光灯下。
作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明星企业,智元机器人成立次月即获高瓴创投天使轮融资。据不完全统计,公司已累计完成11轮融资,3月底B轮融资由腾讯领投后估值达150亿元。8月1日,LG电子、韩国未来资产集团联合领投最新一轮战略入股,资本加持力度持续加大。
邓泰华在合作伙伴大会上透露,公司年底将完成下一轮融资。随着资本不断注入,这位华为老将需要以掌舵者身份,带领智元机器人加速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官网新披露的合伙人团队名单显示,其核心团队已具备技术、资本与产业的复合背景。
上纬新材的股价暴涨,本质是资本市场对“AI+机器人”概念的集中投射。实控人更迭背后,是邓泰华从华为高管到创业者、再到资本市场公开身份的关键转型。这场交易让材料企业市值短期膨胀至400亿,也让长期隐身的创业者走向台前。
未来,市场将不仅关注上纬新材股价能否企稳,更会紧盯邓泰华与智元机器人如何在资本与产业的双重博弈中兑现预期。当AI浪潮遇上硬科技创业,这位华为20年老将的二次创业,或许正站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