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消费金融行业迎来一波高管密集调整潮:行业资深人士周文龙获批出任海尔消费金融总经理,京东消费金融迎来首任董事长,建信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分别完成总裁更迭,锦程消费金融与蒙商消费金融也于年内迎来具有银行背景的新任管理层。
自9月以来,海尔、建信、京东、晋商、锦程等消费金融机构相继完成董事长、总裁、总经理等核心岗位的人事更迭。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最新批复显示,具有中原消费金融与银行业双重背景的周文龙正式出任海尔消费金融第四任总经理。
海尔消费金融方面回应称,周文龙兼具银行与消费金融行业经验,公司将在新管理层带领下深化“科技+场景”战略,在业务创新、服务升级、科技研发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本轮调整中新任高管普遍具备银行从业经历。例如,京东消费金融董事长李波曾任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及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副行长;建信消费金融总裁宫永媛与董事长李建峰均来自建设银行体系;晋商消费金融新任总裁赵崇平拥有山西金控集团十余年管理经验;锦程消费金融总裁张林则曾以成都银行科技部副总经理身份参与行业会议。
业内专家指出,消费金融机构高管集中调整存在多重动因:部分属于到龄退休或正常轮替,部分源于股东变更后的管理团队重组,更关键的是行业合规要求提升与业务模式转型的迫切需求。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分析称,监管趋严是核心推力。随着持牌经营、利率明示、催收规范等政策落地,消金公司需委派熟悉监管规则的高管把控风险。同时,行业盈利承压、资产收益率下行与信用风险波动,迫使机构通过人事调整推动战略优化。
“股东战略意图变化也是重要因素。”王蓬博进一步表示,银行系、互联网系、产业系股东均希望通过换帅强化对子公司的控制力,或推动业务协同整合。例如,京东入主捷信消费金融后即启动管理层重构。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认为,这一现象揭示了行业三大趋势:其一,从流量驱动转向精细化运营,新任高管多具备风控、科技或资本市场经验;其二,行业分化加剧,中小机构面临出清压力,高管变更是求变求生的体现;其三,机构正顺应监管导向,将发展重心转向自主风控与合规创新。
10月1日,《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简称“助贷新规”)正式实施。王蓬博指出,管理层调整不仅是人事变动,更是机构应对监管合规、重塑业务模式的战略布局。新任高管普遍具备复合背景,未来消金公司将更聚焦自营能力建设、场景深耕与科技风控。
武泽伟建议,新任“一把手”需带领机构构建韧性业务模式:降低对单一助贷渠道的依赖,通过强化自营业务与细分场景深耕打造核心竞争力;同时,完善合规与风控体系,提升风险定价能力与科技赋能水平,以符合新规要求的自主风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