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岁后近视的悄然侵袭,到20岁后隐形眼镜成为日常标配,再到70岁后白内障的频繁造访,人的一生在眼部健康上的投入轻松超过10万元,甚至足以购买一辆家用轿车。那么,这些消费最终流向了哪些企业?是否存在一家能够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眼科巨头?
答案正是爱博医疗——这家被冠以“全国唯一眼科全链小巨人”的企业,不仅实现了从儿童到老人的全年龄段服务闭环,更在业绩上超越了医药龙头恒瑞医药。
不同于单一领域的深耕,爱博医疗构建了一个涵盖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镜、隐形眼镜的“眼科王国”。2020-2024年,公司营收从2.73亿元飙升至14.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50.75%,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41.42%。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净利率连续五年高于恒瑞医药,成为行业瞩目的标杆。
我国7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已近80%,1.2亿患者催生出庞大的手术需求。目前,人工晶状体植入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爱博医疗自成立以来便聚焦该领域,其“全视”多焦人工晶状体至今仍是国内唯一国产双焦点产品,技术壁垒显著。
然而,2024年5月人工晶状体国家集采落地后,公司出厂价下滑导致业务增速放缓。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营收3.45亿元,同比仅增8.23%,占比降至43.86%。但对比同行昊海生科同期30%的营收下滑,爱博医疗的韧性凸显。
关键在于其高端产品的持续进化。2024年国采中,公司双焦点人工晶状体作为唯一符合视力改善条件的产品,享受20%溢价,报价达2880元。此外,非球面扩景深人工晶状体已进入注册阶段,三焦散光矫正产品临床进展顺利,后续产品线或成拉大优势的契机。
角膜塑形镜(OK镜)是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核心产品。爱博医疗2019年推出首款“普诺瞳”后,凭借试戴片减少和出厂价提升实现增长。但2025年上半年,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该板块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速仅5.63%,同期行业龙头欧普康视则下滑4.58%。
面对压力,爱博医疗选择主动突围:2025年1月,“龙晶PR”获批上市,可矫正高度近视,打破瑞士STAAR的长期垄断;同时开发角膜地形图与镜片参数AI匹配系统,将定制周期缩短至20秒,提升复购率。这些举措使其业务未陷入负增长。
面对传统业务增长乏力,爱博医疗将目光投向消费属性更强的隐形眼镜市场。2021年收购天眼医药后,公司通过2023年并购优你康和美悦瞳杭州,快速丰富产品线。2024年,该业务贡献营收4.26亿元,同比增速达211%,占比跃居第二。
尽管当前毛利率(26.18%)远低于人工晶状体(89.16%)和角膜塑形镜(85.68%),但爱博医疗已布局产能与高端产品:2024年12月募资投建产线,月产能达360万片;硅水凝胶白片于2025年取证,彩片预计2026年上市。同时,公司通过社交媒体精准触达年轻用户,2024年销售费用增至1.99亿元,高于研发费用1.07亿元。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爱博医疗通过横向拓展吃透眼科市场,纵向渗透高端产品,虽面临业绩增速放缓,但其内外兼修的能力仍值得期待。未来,这家“眼科全链小巨人”能否持续领跑,市场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