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多时的大模型领域近期再掀热潮。尽管曾被并称的“AI六小虎”已鲜被提及,但作为国内首批大模型企业,六家厂商的命运正走向分化:智谱与MiniMax携技术成果冲刺IPO,其余企业则陷入融资或业务调整的困境。上周,Kimi被曝完成数亿美元新一轮融资,而MiniMax更以技术发布周引发行业震动——其推出的MiniMax-M2模型强势回归文本赛道,直击海外巨头核心领域。
技术突围:M2模型全球登顶,打破海外垄断
9月底,智谱发布GLM-4.6旗舰文本模型,定位为最强代码Coding模型,与MiniMax-M2的主打功能形成直接竞争。而MiniMax的回归信号更为强烈:M2模型在全球权威测评榜单Artificial Analysis(AA)中总分冲入全球前五、开源领域第一,成为首个跻身全球文本模型第一梯队的中国模型。数据显示,M2上线仅5天,在API整合平台OpenRouter上的实时调用token量已跃居全球第三,超越DeepSeek和Qwen;编程场景中同样位列全球第三,并在HuggingFace Trending榜单登顶。

图/海螺视频官网截图
此次技术发布周的焦点从多模态转向文本领域,MiniMax-M2被定义为“专为Agent和Coding而生”的模型。其定价策略更具颠覆性:综合成本API价格为每百万Token输入0.3美元、输出1.2美元,推理服务TPS达100左右,价格仅为Claude Sonnet 4.5的8%,推理速度却快近一倍。分析指出,这是MiniMax主动选择切入白热化细分领域的策略——在基础模型领域,证明自身实力的最佳方式便是直面最激烈的竞争。
行业变局:Agent与代码成核心战场
当前,全球头部厂商正加速布局Agent与代码两大领域。一个月前,Anthropic推出Claude Sonnet 4.5,宣称其为“全球最强编程模型”;OpenAI随即在开发者大会发布GPT-5 Pro,将精准编码与智能体构建作为核心升级方向。MiniMax的布局并非偶然:6月技术周发布的MiniMax-M1系列已为本次更新铺路,而M2模型更延续了其打破海外技术垄断的传统——6月推出的视频生成大模型Hailuo 02曾率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从视觉到语言,MiniMax在4个月内完成双线登顶,创下行业先例。
然而,大模型领域存在一个隐秘共识:“技术保质期仅三个月”。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坦言:“当前最重要的目标不是增长或收入,而是加速技术迭代。”这一选择与全球趋势一致:阿里通义千问Qwen 3系列从发布到重大更新仅用85天,周期缩短35%;OpenAI的GPT-5 Pro较前代新增工具调用与智能体能力,迭代速度将模型性能领先窗口期从半年压缩至3个月。
商业化落地:平衡“不可能三角”,席卷硅谷开发者
技术迭代的背后,是厂商对商业化落地的迫切需求。2025年中,Anthropic凭借Claude系列在代码生成领域的突破,企业市场份额从12%跃升至32%,超越OpenAI成为新领跑者。这一格局变化印证了用户对模型垂直能力的敏感度超过品牌忠诚度。闫俊杰在官号文章中坦言,好的模型需在效果、价格和推理速度间取得平衡,而海外模型虽效果优异,但价格昂贵且推理缓慢;国内模型虽价格亲民,但效果与速度存在差距。M2的推出正是为了打破这一“不可能三角”,让更多人受益于Agent时代的智能提升。

图/海螺视频官网截图
M2的实用性价值已获市场验证:海外上线后,全球开发者通过API快速接入,OpenRouter全球第三的排名超越OpenAI和Anthropic,中国模型正席卷硅谷开发者生态。截至9月,MiniMax的自研多模态模型及AI原生应用已服务超1.57亿个人用户及5万余名企业客户与开发者,覆盖200余个国家和地区。早期投资人指出,MiniMax的营收更市场化、现金流更健康,这是其估值领跑“AI六小虎”的关键原因。
上市冲刺:估值300亿的独角兽如何构建生态?
MiniMax的务实态度获资本市场青睐:红杉中国、阿里、高瓴、IDG等机构持续加注,估值增速领跑行业,并于今年正式递表港交所,冲刺“中国大模型第一股”。与此同时,全球巨头也在加速IPO进程:OpenAI虽否认上市时间表,但透露年营收远超外界预计的926亿元;Anthropic在完成130亿美元F轮融资后,估值达1830亿美元,商业化能力成为支撑估值的核心变量。
在Deepseek引发中美大模型市场分野的背景下,国内厂商需通过持续融资与商业化落地重拾信心。智谱与MiniMax的路径具有代表性:智谱上半年完成多轮地方政府加注的大额融资,而MiniMax虽低调完成多轮融资,最新估值近300亿。分析认为,M2模型的发布是MiniMax向企业端用户的再次发力,旨在切分Anthropic等厂商的toB领域份额。
当前,大模型趋势正转向多模态融合,市场上具备综合研发积累的公司已收敛至OpenAI、Google、字节等少数巨头,而全模态领先的MiniMax是其中唯一的创业公司。凭借全球多模态top厂商的估值想象、热门细分赛道的精准卡位及充足现金储备,MiniMax正构建一个让C端创作者与B端企业均能用得起的大模型生态。下一步,这家估值300亿的独角兽能否在上市前完成关键布局,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封面来源:海螺视频官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