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绝味跨界“鲜卤超市”:餐超融合引领零售新变革

时间:2025-11-05 18:20:37 来源:新零售财经 作者:新零售财经





超市里飘着卤香味的熟食区,总能吸引消费者驻足。当绝味鸭脖不再局限于街边小店,当胖东来熟食柜台8天创下8.2亿元销售奇迹,一场以“餐超融合”为核心的零售革命正在重塑行业格局。2025年10月,绝味在长沙开出首家“鲜卤超市”,以90余款SKU涵盖卤味、烘焙、饮品等五大品类,彻底颠覆消费者对传统卤味店的认知。

这一转型绝非偶然。在卤味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绝味上半年门店数量锐减至1.08万家,净利润同比下降40.71%,转型成为破局关键。



01 绝味入局“鲜卤超市”:场景革命与品类升级

长沙湘江世纪城方圆荟购物中心的绝味鲜卤超市,以150平方米的超市化场景颠覆传统。白灰主色调搭配绿色元素,金属框架与玻璃展柜营造通透空间,入口处的购物手推车让消费者可自主选购。这种设计使购物体验自由度提升30%,客单价较传统门店增长25%。

产品矩阵实现从“单一卤味”到“卤味+”的跨越。90余款SKU中,零食类占比最高(40余款),传统卤味仅30余款,形成“卤味+零食”双轮驱动。烘焙区现烤的蛋挞、饮品区自制的果茶,与锁鲜装鸭脖组成“追剧套餐”,精准击中Z世代夜间消费场景。



定价模式创新同样引人注目。门店全面取消称重计价,采用盒装标品化销售。35元/盒的锁鲜装鸭脖、18元/杯的现制果茶,透明化定价消除“卤味刺客”顾虑,社交平台好评率达92%。

02 绝味的“自我革命”:从供应链到经营理念的深度变革

传统绝味依赖的“中央工厂+冷链配送”模式,曾支撑其万家门店布局。21个中央工厂统一39道工序生产,2000余台冷链车实现300-500公里半径当日配送。但面对消费升级,该模式局限性凸显: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年轻群体对个性化、即时性的需求。



新模式要求供应链从“大批量、少批次”转向“小批量、多批次”。素卤菜需当日出清,荤卤菜保质期缩短至3-5天。更关键的是,门店需具备现场制作能力:饮品区配置萃茶机,烘焙区配备烤箱,员工需掌握多品类操作技能。这种转变使供应链成本增加15%,但产品新鲜度评分提升40%。

目标客群从外带熟食消费者扩展至休闲食品爱好者。2000万会员中Z世代占比63%,其夜间消费频次是白天的3.2倍,追剧、电竞场景贡献60%销售额。门店因此增设小包装零食专区,营业时间延长至24点,夜间销售额占比达35%。



经营理念从“标准化复制”转向“差异化体验”。门店设计从10平方米外卖窗口升级为150平方米体验空间,动线规划融入休闲座椅、试吃台等社交元素。这种转变使顾客停留时间从5分钟延长至20分钟,连带购买率提升22%。

03 餐超爆火:零售业的“体验经济”革命

绝味鲜卤超市的探索,是“餐超融合”趋势的缩影。河南华豫佰佳超市设置大规模熟食加工区,鲜蒸黄花鱼、热卤八宝饭香气四溢;西安成山农场御锦城店采用“明厨亮灶”设计,消费者可观看美食制作全过程;山西太原“开心大集”通过“央厨前置+档口现制”模式,生鲜占比达85%。



唐山兆丰生鲜的“即买即食”服务更具代表性。超市内设就餐区,提供免费餐具、微波炉,消费者可现场品尝鲜食。这种模式使生鲜品类复购率提升30%,客单价从45元增至68元。

餐超模式的兴起,本质是零售业对电商冲击的回应。当线上购物成为日常,实体商超需通过“场景创新”创造新价值。超市的稳定客流与餐饮的出品体系结合,形成“1+1>2”的协同效应。消费者在同一空间完成“逛-吃-买”的闭环,体验效率提升50%。



结语:零售业的未来,是生活解决方案的提供者。随着消费升级与技术创新,餐超融合模式将展现更强生命力。那缕缕炊烟与浓浓香气中,藏着实体商业的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