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郎酒入列历史经典产业:以慢功夫铸就品质传奇

时间:2025-11-05 19:04:35 来源:征探财经 作者:征探财经


提及中国文化符号,丝绸、瓷器、茶叶等承载着民族智慧与美学的器物,早已成为世界读懂中国的语言,并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产业形态。如今,这份承载民族记忆的“历史经典产业”名录中,酿酒行业正式跻身其中。

工信部在《关于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6—2030年)(征求意见稿)》中,首次将酿酒与丝绸、茶叶、瓷器等并列,标志着国家层面正式认可酿酒行业的文化与战略价值。在此背景下,郎酒等头部企业通过长期布局,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01 传承与活化:打磨经典的价值底色

经典之所以能成其经典,离不开对文化根脉的传承。郎酒作为中国非遗的重要代表,2008年古蔺郎酒酿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郎酒老作坊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郎酒人“遵天而酿,遵时而酿”,不仅致力于酿好酒,更以虔诚之心传承千年酿造技艺、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郎酒对“非遗”的理解,从不局限于静态保护,而是让古老技艺如活水般流淌,持续浸润当代生活。近年来,郎酒独创郎酒庄园三品节、陶瓷艺术节、会员节等六大专属IP,青花郎持续冠名《金石探文明》《大宋词人传》等央视文化类节目,红花郎携手央视《开门迎春晚》等经典IP,启动红红火火春晚季。此外,郎酒连年举办端午制曲、重阳下沙大典,使其成为国家级非遗“郎酒酿造技艺”活态传承的重要节庆活动。


以“九九重阳 天地仁和——2025郎酒重阳下沙大典”为例,将生产方式升华为文化IP,其意义远超活动本身。这意味着非遗技艺从车间走出来,转化为公众可感知、可体验的文化仪式,完成从技术到艺术、从产品到文化的价值升华。


经典在当代焕发新生,也离不开锐意创新。郎酒品质研究院综合楼被誉为白酒行业科研高地,现代科技与千年传统工艺持续“对话”。超200人技术团队围绕“粮-曲-酿-贮-勾调”潜心钻研,以科研推动郎酒品质臻于极致,让古法酿酒智慧在数字时代焕发新光彩。

“守正”与“创新”并重,铸就了郎酒坚实的品质内核,也为传统酿造业开辟出新的价值空间。

02 从“历史经典”到“历史舞台”:构建价值引力场

《意见》明确提出打造“历史经典+”融合生态,串联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推动产业跳出单一生产维度,向多元价值领域延伸。郎酒庄园早已是这一理念的深度践行者。

占地10平方公里的郎酒庄园,以“生长养藏”为脉络,立体串联赤水河左岸的自然禀赋,融合建筑、文学与白酒艺术,构筑起的美酒体验新场域。消费者在此不仅能品尝美酒,更能收获一段关于白酒产地、酿造工艺与美学的完整感知。

立足郎酒庄园,郎酒致力于与脚下的土地共生共荣。近年来,郎酒通过订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周边60余万亩高粱种植基地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此外,庄园运营也为当地创造上万个就业岗位,成为区域经济重要引擎,充分释放经典产业的综合价值。

《意见》对历史经典产业的要求是,“坚持开放合作、交流互鉴,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推动人才、技术、标准等要素国际国内双向流动与协同合作,持续保持经典产业国际竞争优势。”

郎酒庄园自建设之初,便“择高而立,对标世界”。近年来,从亮相米兰国际时尚舞台,到与保乐力加、奔富等世界级酒业集团对话合作,郎酒的出海路径清晰、步履坚定。如今,郎酒庄园正成为世界理解中国白酒酿造与品饮文化的窗口,以郎酒为代表的“中国风味”,也正成为世界品味的一部分。


历史经典产业的价值,在于构建强大的“引力场”,对内深耕品质与文化,对外融合旅游、文创、农业等相关产业,最终代表中华文化走向全球、走向未来。

慢功夫做长远事,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在急功近利的商业环境中,郎酒围绕“品质、品牌、品味”所做的“重资产、慢功夫”投入,短期看或许“格格不入”,长远来看,却是构筑历史经典产业核心优势的重要基石。

当前,中国历史经典产业正站在新的时代起点,前路广阔,充满无限可能。白酒作为承载千年文化与匠心传承的重要载体,不仅连接着历史与当代,更在创新中不断焕发新生。

我们期待,白酒产业继续深耕文化底蕴,拥抱科技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百花齐放中彰显独特魅力,让这一杯醇香,不仅飘香世界,更成为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持久而深厚的产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