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进博会聚焦跨国药企:首发药械亮相,携手阿里京东深化合作

时间:2025-11-07 15:06:59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时代周报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林昀肖

根据IQVIA对中国药企对外合作交易的分析,2025年上半年,全球制药公司与中国生物技术企业的合作承诺金额高达485亿美元,较2024年全年448亿美元的总投资额实现显著增长。若按当前趋势延续,2025年交易量将轻松超越2024年签署的100项协议,展现中国医药市场持续扩大的开放格局。

11月5日-11月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以“健康中国,美好生活”为主题,集中展示创新药械研发、生物医药技术、跨界数字化诊疗等领域的最新突破,成为全球医药健康产业创新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

11月6-7日,时代周报记者在进博会医疗展区现场获悉,跨国药械企业携多款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的创新产品亮相。进博会已成为跨国企业发布重磅展品、创新疾病管理方案的核心舞台,“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转化效应持续显现。与此同时,企业纷纷展示深耕中国市场的本土化成果,通过多领域合作签约进一步融入中国医疗生态体系。

GE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宋为群表示:“进博会是推动创新与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共享发展机遇的生动缩影。八赴进博,GE医疗展品中的‘中国创新’含量逐年提升,通过进博会的平台加速落地,以精准医疗惠益患者,充分彰显中国作为全球创新引擎的强大动能。”

礼来集团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德赫兰指出:“进博会是全球企业共享中国机遇的重要窗口。礼来持续参与进博会,深切感受到其强大的‘虹吸效应’与‘溢出效应’。多款创新产品及适应证在中国市场的加速落地,以及与政府机构、临床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和行业合作伙伴的深入协作,充分体现了进博平台在推动医疗健康领域开放、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价值。未来,礼来将持续加码中国市场,加速引进全球创新药物,并不断拓展本土化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拍摄

“朋友圈”越做越大:跨界合作全面开花

11月6-7日,跨国药械企业与中国企业机构间的多项重磅合作达成,覆盖药品推广、新药研发、诊疗体系等全链条环节,跨国药企的“中国朋友圈”持续扩容。

凯西在进博会现场与多家合作伙伴“密集”签约,将“凯西中国马可·波罗计划”升级为3.0版。其中,凯西与京东健康(06618.HK)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凯西呼吸事业部全线药品将上线京东健康,双方将在疾病科普、在线问诊与处方服务、智能慢病管理等多个环节深度协同。同时,凯西与上药云健康宣布升级战略合作,凯西呼吸道健康全线产品将进驻“益药·药房”,拓展线下院外网络。此外,凯西罕见病事业部首次亮相进博会即宣布与中国罕见病联盟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提升罕见病管理、建立单病种规范化诊疗体系、提升患者可负担性与可及性等领域展开合作。

礼来中国在进博会中宣布与阿里健康(00241.HK)达成战略合作,并升级与京东健康的现有合作关系。与阿里健康的合作将聚焦于打造慢病领域的数字健康服务新模式,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升级;与京东健康的合作升级则重点拓展医生、药师、护士的专业教育体系,构建更整合的院外健康管理场景。

赛诺菲持续深化与本土伙伴的战略协同。基于新设立的赛诺菲凯辉医药创新基金,赛诺菲在进博会现场与凯辉基金、演生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拓展创新药研发领域合作。此次合作旨在利用基金灵活高效的商业模式,助力演生潮在自身免疫类与慢性炎症类疾病多条自研管线加速推进,打通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关键环节。

在医疗体系建设领域,雅培宣布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提升孕期健康和辅助生殖服务水平。今年,雅培支持了全国上百位妇幼专科医院院长进行学术交流,探讨“建设中国生育友好型医院”的科学路径。此外,雅培还推动赋能基层医生在保胎、调经、绝经激素治疗(MHT)等关键领域提升诊疗水平。

在拓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GE医疗与多家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包括与北京儿童医院携手的产学研创新成果“儿童低剂量CT扫描协议”,借助进博会契机下沉到二级和县域医院,首批涉及云南20家医院;与上海瑞金医院共同推进长轴PET/CT临床验证;与无锡海斯凯尔合作构建肝病诊疗一体化方案;并与多家非公医疗机构合作完善专科诊疗能力。

吉利德在进博会中呈现多项合作成果,包括支持协会、基金会等机构助力凉山州提升基层医疗队伍诊疗能力、提高创新药物可负担性,以减少艾滋病、丙肝等疾病对当地居民的影响;通过支持基金会开展既往丙肝报告病例随访项目,助力国家丙肝“去存量”策略的实施,已覆盖超过三十万高危人群。

深化本土创新研发:从“参展商”到“投资商”的转型升级

在合作网络持续扩大的同时,跨国药械企业在供应链、生产制造、诊疗体系、创新研发、人才培养等领域的本土化进程不断深化。

赛诺菲从“参展商”向“投资商”转型升级,今年4月与凯辉基金在上海共同设立管理规模约20亿元的赛诺菲凯辉医药创新基金,促进产业创新加速落地。在本土化生产制造方面,今年10月,投资10亿欧元的赛诺菲北京胰岛素原料药项目正式启动,将进一步提升胰岛素本地端到端生产制造能力,增强中国供应链的稳定性与韧性。

在本土化创新研发中,GSK超过80%的中国研发项目已并入全球同步开发,始终聚焦于慢性乙肝等中国高发疾病和重大公共卫生议题,积极探索有望实现“功能性治愈”的创新疗法。未来三年内,GSK预计将有约18项新产品及新适应证在中国获批上市。

吉利德积极推进本土研发,目前正在国内开展16项研发项目,包括10项肿瘤领域项目和6项非肿瘤领域项目,其中中国参与的肿瘤项目90%实现与全球同步研发。

临床研究是创新药物走向患者的重要基石。进博会现场,诺和诺德与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ACITS)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临床研究与转化研究领域开展多方位合作,围绕“临床创新成果转化、疾病临床队列建设、真实世界研究和大数据挖掘”三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礼来中国与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整合礼来全球的研发经验和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的本地资源,在优化临床试验流程、深化队列研究、加速创新药同步开发等方面展开深度协作,并建立人才交流机制,持续提升临床试验专业能力。

跨国药械企业也在加速布局中国的创新研发中心建设。八年来,GE医疗累计超过50款新品进入临床应用,并持续深化在中国的国产布局。天津磁共振基地在去年8月成立十周年之际启动五年5亿元投入计划,其创新研发中心大楼将于今年年底封顶投入运营。作为除美国外GE医疗全球唯一的磁共振系统级研发基地,天津基地将承担GE医疗全球超半数磁共振产品研发任务。

礼来视中国为全球战略布局中的关键市场,持续深化本土化布局。2024年10月,礼来投资15亿元升级苏州工厂,扩大2型糖尿病和肥胖创新药物的生产规模。同月,礼来宣布在北京成立礼来中国医学创新中心。2025年3月,礼来北京创新孵化器投入运营,并迎来福贝生物作为首家入驻本土企业,这是礼来首次在美国以外地区设立创新孵化平台。本届进博会期间,礼来将宣布成立上海创新孵化器并签约入驻企业,进一步彰显其扎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