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畔,潮起潮落,东方明珠,熠熠生辉。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今年,来自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嘉宾齐聚“四叶草”,4100多家境外企业共赴这场“东方之约”,共同书写开放合作的新篇章。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已成为外资品牌展示创新成果、深化本土合作的重要平台。那么,这些“老朋友”与进博会相伴有哪些收获?让我们聆听他们的中国故事。

水芙蓉 摄
今年是加拿大运动品牌lululemon连续第二年远赴重洋参展。11月6日,lululemon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山燕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回忆道:“去年通过进博会平台,我们的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在展台互动,带来了极大的宣传效应。”
自2013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以来,lululemon已开设160余家门店,中国成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黄山燕表示,lululemon不仅追求业绩增长,更希望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这是我们的战略目标”。
中国市场的需求也为lululemon标志性单品的成长提供了土壤。例如,其2015年推出的Align™瑜伽裤,已成为与中国瑜伽社区紧密联结的象征。今年春季,lululemon举办了进入中国以来最大规模的瑜伽社区盛事,从北京工人体育场出发,联动全国43座城市开展百场社区瑜伽活动,献礼中国瑜伽爱好者。

吴迪 摄
“全勤生”花王集团已深耕中国三十载。从1993年入华首站选址,到连续八年参展进博会,再到将芙丽芳丝全球总部落户于此,花王集团深度践行本土化策略,以同行者姿态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
据花王(中国)化妆品事业总经理大仓诚一介绍,此次参展产品具有鲜明特质——量身定制。品牌矩阵聚焦中国消费者护肤、防晒、染发、生理护理等多种需求,大部分新品已实现本土生产,如芙丽芳丝氨基酸系洁卸新品、珂润琉光修红系列等。

吴典 摄
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以来,LVMH集团持续深化在华布局,战略互信已延伸至商业布局、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等多个维度。此次进博会,LVMH携旗下宝格丽、迪奥时装、迪奥美妆、法国娇兰等六大品牌亮相,希望进一步加深与中国市场的紧密联结。
1981年进入中国市场的耐克始终伴随并见证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崛起与腾飞。从1984年朱建华纵身一跃定格历史,到2004年刘翔闪电般冲过终点惊艳世界,再到2014年李娜挥拍问鼎澳网,以及2024年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赛场夺冠,这些跨越四十载的高光时刻,串联起中国一代代优秀运动员的奋斗足迹,也将中国与耐克紧紧联结在一起。
外资品牌的中国情结在进博会平台的催化下不断升华。
黄山燕向记者表示,中国市场变化迅速且规模庞大,最明显的变化是消费者数量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人喜欢运动,愿意体会运动带来的幸福感。基于消费者需求,lululemon将旗下品类从瑜伽逐步扩展到跑步、训练、网球、高尔夫等领域。
她强调,lululemon在中国扎根发展十余年,一个很大的秘诀在于对人才培养的投资。“毫无疑问,中国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但这不是坏事,反而是很好的催化剂,让我们能够不断自省,推动自己创新,更好服务客人。”
三次亲身参与进博会的资生堂中国及旅游零售CEO梅津利信坦言,每一次参展经历都很难忘。他表示,参与进博会能够让资生堂充分发挥中国市场的独特优势,这里有乐于接纳新理念的成熟消费者、支持创新的政策环境,还有与本土伙伴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这些市场优势对资生堂至关重要,让我们的创新成果引发共鸣、实现规模化发展。”

满新 摄
今年进博会,资生堂带来了首个专为亚洲肌肤打造的科技美肤品牌RQ律曜。梅津利信称,RQ品牌的诞生源于资生堂与创健医疗、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等杰出中国伙伴的战略协作。作为彰显开放与合作精神的国家级平台,进博会是呈现这些联合创新成果的理想场合,也印证了资生堂融汇全球视野与本土智慧的坚定承诺。
花王集团则将中国视作最重要的海外研发基地。花王集团常务执行委员研究开发部门统括久保英明在开馆仪式上进一步阐明了“总部创新+本地深耕”的协同模式,即中日研发团队协同,日本总部作为技术源头,专注于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开发与前瞻性材料探索。
“中国研发中心作为重要的海外研发基地,深度扎根中国市场,精准捕捉中国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快速且灵活地应用总部技术,将其转化为实际产品落地,让技术创新精准贴合中国市场需求。”
通过进博会,在中国这片沃土茁壮成长的外资企业开始逐步转变身份,成为共建生态圈的一份力量。
自2020年开始,“老朋友”欧莱雅推出“BIG BANG美妆科技共创计划”,这是首个专注美妆先锋科技应用的开放式初创挑战赛,旨在携手初创企业及创新者,共创革命性的美妆科技解决方案和体验。

孙婉秋 摄
今年,欧莱雅“BIG BANG美妆科技共创计划”汇聚了十余家来自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韩国以及法国的创新初创企业。它们深入融合AI科技,在消费者体验、商业应用、科研以及供应链等各个环节,实现对美妆科技解决方案的全面多维赋能。
且得益于在华建立的完整价值链,目前欧莱雅在中国销售的产品有64%实现了本土生产,1个欧莱雅中国的岗位,能带动相关领域增加20个岗位。这使得欧莱雅在中国直接或间接创造了33.42万个就业岗位,持续贡献中国就业市场和经济发展。

左宇 摄
中国也是耐克转型战略中最关键的市场之一。在“Win Now”计划的五大关键城市中,有两个位于中国,即上海和北京,耐克方面称“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加大对于中国市场的投入。”
此次进博会上,耐克首次集结旗下三大品牌:耐克、Jordan品牌和匡威,带来数款新品首秀。其还正式宣布启动耐克中国创意制作中心ICON.上海。该中心专注于为中国市场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创意作品,是耐克践行“在中国,为中国”承诺的又一里程碑。
作为在华投资的泰企代表,天丝集团于今年进博会发布了中泰建交50周年特别版红牛产品;并通过泰嗨音乐节、泰国风情节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人文活动,促进中泰两国民众交流走深走实。
天丝集团首席执行官许馨雄表示,进博会助力两款红牛产品进入中国消费者生活,也见证了公司从展商成长为投资商。过去五年,其在华累计投资已超43亿元。

水芙蓉 摄
自1992年进入中国以来,APP(中国)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林浆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践行着绿色循环经济,先后在中国各地区布局了若干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型浆纸业企业,以及29.3万公顷现代化速生林地。
截至2024年底,APP(中国)在华销售额约894亿元。金光集团APP副总裁翟京丽称,金光集团APP积极参与“一带一路”、RCEP等区域贸易,以产业为核心,带动更广泛的合作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