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北大学霸孙陶然携拉卡拉冲刺港股IPO,支付巨头能否再续传奇?

时间:2025-11-07 22:16:48 来源:投资家 作者:投资家



港股IPO市场近期热闹非凡,多个行业巨头纷纷登场。智驾领域的“双雄”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同日敲钟,赛力斯携问界之势转战H股,创下中国车企IPO规模之最。生物医药赛道更是疯狂,6天内竟有8家药企扎堆递表。在这场“风口+资本+赛道”的叠加盛宴中,一位神秘且低调的北大“创业教父”悄然入局——孙陶然,带着他的拉卡拉向港交所递交了H股发行与上市申请,中信建投(国际)担任保荐人,安永出任审计机构,正式开启了冲刺“A+H”上市之路。

一、从北大学霸到“创业教父”,孙陶然的传奇人生

提到拉卡拉,就不得不提其创始人孙陶然。在中国商界,能连续25年创业且次次成功的人屈指可数,孙陶然无疑是其中的传奇人物。他不仅是北大师从厉以宁的学霸,更是横跨媒体、公关、电子消费、支付四大赛道的连续创业者。此外,他还著有《创业36条军规》,畅销100多万册,被誉为“创业导师”。他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赢家思维”。

孙陶然的创业基因早在学生时代就已显现。他出生于东北吉林,从小就是“孩子王”,班里的“调皮派”也都愿意跟随他。这种号令与凝聚力,成为他后来创业版图的隐性资本。1987年,他以省文科第四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师从厉以宁教授。北大四年,他在宏观视野与自我野心之间奠定了基调。一离开校园,他就打破分配束缚,立刻将视野投向商界、媒体界、金融界,寻找创业自由。

上世纪90年代,孙陶然从广告行业起家,短短三年就从副经理晋升为总经理。随后,他联手同学创办蓝色光标,拿下联想等大客户,如今蓝色光标已成为国内公关行业的标杆企业。中途,他跨界推出“商务通”,凭借精准营销让这款电子产品在1999-2001年间市场占有率突破70%,创造了电子产品销售奇迹。2001年,他创立乾坤时尚科技,推出掌上教育电子词典,虽后遭遇好记星竞争,但核心团队仍随他继续创业。

更难得的是,孙陶然以天使投资人身份押注的永业集团,在2009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让资本看到了他跨界判断的准确性。2005年,孙陶然积累经验后,带着联想、雷军的投资,正式创办拉卡拉,一头扎进当时还处于蓝海的第三方支付领域,标志着他正式踏入“支付时代”。

彼时,互联网支付还未爆发,扫码支付、微信收款远未铺开,中小商户的刷卡痛点尚存。孙陶然精准捕捉到“还信用卡”这一刚需,以便利店为战场,将自助终端铺到全国各大城市,成为无数人接触第三方支付的“第一扇窗口”。2011年,拿到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后,拉卡拉推出考拉刷卡器、POS机及公共缴费服务,形成线下支付闭环。截至2014年,拉卡拉拥有近1亿个人用户和超过300万企业用户,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线下电子支付公司,并连续两年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位列第二,建立了银联之外最稳的收单网络。

2019年,拉卡拉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募资13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支付第一股”。上市首日市值一度逼近200亿元,拉卡拉营收超百亿,市场给予高成长溢价。彼时的拉卡拉,手握央行首批支付牌照,线下POS机覆盖超千万商户,身后是联想控股等资本巨头的身影,妥妥的行业标杆姿态。孙陶然被冠以“创业教父”的称号,不仅因为连续六次成功创业,更因为他在每个周期都踩中了行业拐点。从广告、公关到通讯,再到支付,每一次都是对时代的精确预判。当互联网金融还停留在概念层面时,拉卡拉已经跑通现金流和盈利模型,这在当时是罕见的。外界称他是中国支付版图上,唯一能与支付宝、微信并列的“第三极”。那一刻,他的故事被写进了时代。

二、高光之后,拉卡拉面临转型挑战

然而,高光时刻并未持续太久。上市后,拉卡拉面临的挑战反而更为艰巨。整个支付行业红利见顶,监管趋严,巨头加码。在个人支付市场,央行开始整顿支付牌照,行业集中度加速向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巨头倾斜。拉卡拉赖以立足的线下POS网络优势,被互联网支付生态迅速稀释,通道利润下降、交易成本上升。

其重心转向的B端收单业务,虽然早期通过POS机具铺设获得了可观交易量,但也面临着银联商务等老牌对手,以及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向产业互联网渗透带来的挤压。行业“天花板”隐约可见,昔日的“收单帝国”开始显露疲态。过去,拉卡拉靠线下通道和技术壁垒取胜,如今支付本身已变成基础设施,利润被挤压,流量被巨头垄断。面对生死考验,拉卡拉启动了艰难的转型,曾试图通过金融科技延伸业务寻找新增长点,包括中小商户贷款、供应链金融和跨境支付,但受限于金融监管趋严,这些业务难以形成持续放量。新的增长引擎,始终未能再现早年的爆发力。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拉卡拉的商业模式依然重资产且依赖线下网点,这在移动支付时代显得笨重。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通过线上场景渗透与流量生态闭环,几乎垄断了C端支付入口,而拉卡拉虽然试图转向B端数字化服务,但商户服务赛道同样竞争激烈,美团、京东科技、快钱等平台早已占据高地。面对平台化竞争,拉卡拉的独立存在感被不断削弱。为突破困局,孙陶然开始尝试以“支付+科技服务”重塑品牌,试图打造新的增长曲线。公司一度被市场寄予厚望,希望能复制美国支付巨头Square从支付切入商户增值服务的成功路径。拉卡拉也的确在金融科技、电商科技、信息科技等领域积极布局。

但转型从来不是轻装上阵的坦途,而是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的攻坚战。无论是SaaS业务的生态整合、AI技术的研发迭代,还是跨境支付网络的全球布局,每一项举措都离不开海量资金的支撑。因此,在内地业务增长承压、转型面临挑战的背景下,赴港上市,加速牌照布局,扩张海外市场,成为了其试图破局的关键一步。从2005年成立至今,拉卡拉经历了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黄金时代、移动支付的冲击转型,如今又站在“A+H”上市的十字路口。

三、“创业教父”光环背后,潜藏多重资本压力与战略被动

尽管拉卡拉规模庞大,但盈利却并未稳健上升。公开数据显示,拉卡拉近几年归母净利润波动明显。2022年至2024年,其净利润分别为-14.38亿元、4.58亿元、3.51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拉卡拉营收40.68亿元,同比下降7.32%,净利润3.39亿元,跌幅高达33.9%。更糟的是,其现金流净额同比暴跌63%,仅余2.9亿元。

资本市场的信号更直接。创始人孙陶然的亲弟弟、原第三大股东孙浩然实施了“清仓式离场”,合计减持超1927万股,并不再持有公司股份,此举累计套现金额4.93亿元。与此同时,作为单一最大股东的联想控股,也三年间连续减持,其持股比例从从28%降至23.5%。创始人家族与早期投资人的同步离场,无疑为拉卡拉的港股上市前景蒙上了浓厚的阴影。

更让外界担忧的是,拉卡拉在黑猫投诉平台的投诉量已超10万条,涉及乱扣费、虚假宣传、售后失联等问题。另据报道,拉卡拉及其多家分公司在过去一年里屡次因违规遭到监管处罚。要知道,在支付这样一个高度依赖信誉与合规的行业里,这些几乎是致命的。



目前,拉卡拉主业仍是线下收单,收入占比高达89%,而整个线下支付市场早已饱和。POS机铺到尽头,交易量见顶,每一分钱增长都要靠蚕食别人的份额。它试图转向跨境支付,但这部分业务在总盘子中仅占2%,短期内难以构成支撑。更致命的是盈利结构失衡,拉卡拉的利润高度依赖存量客户和手续费抽成。监管层面对支付牌照、清算通道、联合贷模式的高压,使其扩张通道不断收窄。合规成本飙升、毛利率下滑、创新投入不足,整个商业模式进入疲态。

从A股的“支付第一股”到谋求香港上市,拉卡拉的这一战略转身背后,港交所无疑将为拉卡拉提供一个国际化的资本平台,帮助其拓展海外业务。但问题在于,拉卡拉在国内市场尚面临如此多的挑战,海外扩张能否顺利推进,仍存在诸多变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