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巨大的市场,怎么能和自己无关?”这句互联网行业的金句,正被京东与美团在折扣超市赛道上的激烈竞争生动诠释。11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悉,京东折扣超市北京首店即将落户门头沟西山荟购物中心,与美团旗下“快乐猴”超市直线距离仅1公里。两大互联网巨头不约而同布局同类型实体零售业态,在远郊市场展开近距离较量,折射出社区商业作为本地生活竞争关键载体的战略价值。
折扣业态成巨头新战场:高频刚需撬动社区经济
如今,京东、美团、阿里等互联网企业正通过民生爆品与30分钟即时配送体系,精准捕捉家庭日常采购需求。相较于城市核心区竞争饱和的现状,远郊区因业态空白与运营成本优势,成为巨头们验证折扣模型、积累扩张经验的“试错场”。以流量为杠杆激活存量市场,既降低试错成本,又能为后续布局提供数据支撑。
在门头沟高家园路,规划面积达4.7万平方米的西山荟购物中心B1层,京东折扣超市北京首店预计12月中旬开业。目前招聘岗位涵盖门店主管、收银员、拣货员及面包师等技工岗,显示出其对专业运营团队的重视。尽管京东方面未回应未来北京开店规划,但其布局逻辑已清晰可见:以远郊为起点,逐步渗透核心城区。
1公里内的“贴身巷战”:美团抢先落子引爆区域零售
商业竞争的火药味早已弥漫。距西山荟购物中心1公里外的商投广场,美团“快乐猴”超市已于10月24日开业。这家1000平方米的门店以生鲜烘焙、冷藏冻品为主打,开业首周即引发北京零售圈关注。两大巨头选择相邻商圈布点,既是全国零售行业“贴身竞争”的缩影,也暴露出其对潜在市场的执着——宁可直面竞争,也不愿错失先机。
从战略逻辑看,京东折扣超市、美团“快乐猴”乃至阿里旗下盒马“超盒算NB”的布局,均指向实体零售的关键入口:通过硬折扣与自有品牌构建护城河,在近场电商竞争中占据阵地。尽管目前三家企业尚未正面交锋——美团避开上海盒马腹地,京东深耕低线城市,盒马聚焦长三角——但围绕“最后一公里”的争夺已悄然升级。
全国折扣浪潮:消费者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硬折扣模式正展现强大吸引力。消费端,永辉、物美“胖改店”引入的“DL”自有品牌商品屡屡售罄;供给端,零售企业通过“胖改”调整门店结构或直接开设硬折扣店应对趋势。永辉、盒马、京东等巨头或力推自有品牌,或高举折扣大旗,抢占市场注意力。数据显示,盒马“超盒算NB”门店网络持续加密,永辉“胖改店”开业即引爆区域消费,京东折扣超市依托京西南物流枢纽加速产地直采,美团则以高密度开店策略快速切入市场。
在这场效率与规模的较量中,供应链与运营效率成为决胜关键。缺席者可能在未来被挤出核心赛道,这迫使企业持续投入资源优化成本结构。正如资深零售人士所言:“折扣店要求企业从租金、供应链等维度压缩成本,才能实现可持续低价。”
门头沟样本:远郊市场的低成本激活实验
京东与美团的新一轮竞争,将门头沟推至社区零售变革的前沿。西山荟购物中心除超市外,还涵盖电子商务、生活百货、儿童教培与特色餐饮,乐刻健身、瑞幸、必胜客、华为等品牌将入驻,与现有美发店、电影院构成一站式生活圈。其辐射的峪新社区、高家园新区及西山艺境等高端小区,叠加北京市门头沟外国语学校、育园中学等教育机构,形成2公里内超20万常住人口的稳定客群。
尽管京东折扣超市与美团“快乐猴”存在客群分流风险,但社区商业体仍需巨头品牌带动服务升级。例如,商投广场曾长期空置,直至去年底通过新年购物节等活动逐渐复苏,短期售卖服饰鞋帽、家居百货等商品吸引居民。这种“巨头入驻-激活存量-提升体验”的模式,正成为远郊商业更新的通用路径。
下沉与互补:巨头避开核心区的新逻辑
低成本与精准客群是巨头选择远郊的核心考量。京东、美团均避开老牌商超密集的城市核心区,转而瞄准价格敏感型客群与低运营成本区域。这种策略既与七鲜超市、小象超市等现有业态形成互补,也暗合消费分级趋势——据门头沟区商务局调研,当地新城区吸引石景山、海淀上班族落户,老城区则以稳定家庭客群为主,商业需求分层明显。
政策支持与业态更新进一步加速变革。去年“双11”,直播机构交个朋友在门头沟华远坊商场开设“重新加载”北京首店,盒马鲜生亦早先进驻。商场知情人士透露,合作电商企业能满足多元需求、提升时尚氛围、带动品牌发展并优化购物体验。而商投广场项目通过品牌建设、业态布局与运营模式升级,正全力推动投入运营;华远坊则由旧百货商场改造,填补北部商业空白。
未来展望:社区商业的效率与规模之战
围绕远郊商业空白,巨头们的较量远未结束。京东折扣超市选址人口密集区,以猪肉等民生爆品渗透社区;美团“快乐猴”扎根社区楼下,覆盖线下客流与即时配送;淘宝闪购推出“淘宝便利店”闪购仓,美团闪电仓建成3.5万个社区前置网点……所有动作均指向一个目标:通过下沉供应链、近距离布局门店、打通近远场资源,以更精准供给满足高频刚需。
正如零售业专家胡春才所言:“折扣业态的选址,客群消费力与画像比政策吸引更重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能更高效地平衡成本、体验与规模,谁就能在社区商业的棋局中落下关键一子。
北京商报记者 赵述评 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