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回落、价格上行,2025年三季度,电解铝行业迎来业绩加速修复的关键期。在供给刚性约束与需求韧性支撑的双重作用下,铝价长期呈现易涨难跌态势。与此同时,碳市场机制与“产能天花板”政策共同推动再生铝绿色溢价持续凸显,行业正从传统产量驱动向绿色结构驱动转型。
铝业板块三季报亮眼:11家企业净利润正增长
10月29日,铝业板块集体走强,南山铝业、中孚实业涨停,云铝股份、中国铝业涨幅超7%。当日长江现货A00铝锭价报21170元/吨,较月初上涨440元/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铝价格突破2880美元/吨,创近三年新高。据东财Choice统计,截至10月29日,A股16家铝业上市公司中,11家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同比正增长,三季度单季合计归母净利润达100.1亿元,同比增长48.19%。
券商分析指出,供需缺口、碳成本攀升与绿色溢价三重因素共振下,铝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再生铝凭借低碳优势,成为填补供需缺口、兑现溢价的核心赛道,其产量占比提升将重塑行业利润分配格局。
成本下行与价格上行共振:三季度利润修复提速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16家铝企合计营收4192.4亿元,同比增长4.23%;归母净利润265.59亿元,同比增长11.63%。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1429.33亿元,归母净利润100.1亿元,同比增幅达48.19%。具体来看:
股价表现方面,截至10月29日,天山铝业(13.8元/股)、云铝股份(23.61元/股)、神火股份(25.17元/股)年内累计涨幅分别达82.3%、76.46%、53.94%;港股中国宏桥(27.66港元/股)年内涨幅更是高达160.45%。
上游成本回落:铝土矿价格承压下行
2025年以来,全球铝土矿及氧化铝产能持续释放。上海有色网(SMM)预测,全年新增铝土矿增量达3100万吨;路透社数据显示,三季度几内亚铝土矿出港量同比增长23.16%,月均出港量约1314万吨。供给端增幅超过需求端,推动铝土矿价格走低:三季度几内亚铝土矿远期现货CIF均价约73.5美元/吨,同比下跌1.17%。
成本端压力缓解直接带动电解铝利润修复。SMM测算显示,前三季度中国电解铝行业完全含税成本平均值为17224元/吨,同比下降3.9%;三季度单吨利润达4480.1元,环比提升32.6%。与此同时,全球库存持续下降与供给增速放缓推动铝价震荡上行:截至10月29日,长江现货A00铝锭价报21170元/吨,较上周上涨190元/吨;LME铝库存降至46.93万吨,创2021年以来新低。
“新三样”对冲地产下滑:需求韧性凸显
从终端消费结构看,铝材需求分布于建筑(23.7%)、交通(24.8%)、电力电子(18.5%)等领域。财通证券分析指出,传统建筑领域需求增速放缓,但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需求持续攀升。具体来看:
碳约束重塑行业:再生铝绿色溢价加速兑现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再生铝是弥补供需缺口的必然选择。2025年3月,工信部等十部门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再生铝产量力争达1500万吨以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再生铝产量约1050万吨,占比19%;预计到2030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将达2800万吨,占比30%。
碳市场机制进一步放大再生铝优势。2025年3月,生态环境部将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要求2025-2026年配额整体盈亏平衡。中信期货测算,在碳价分别为100元/吨、200元/吨、300元/吨时,单吨电解铝碳排放对应成本分别为155元、310元、465元。相比之下,再生铝碳排放仅为电解铝的2.1%,且无需承担履约费用,利润差有望随碳价上涨而缩小。
不过,废铝供应紧张仍是制约行业放量的瓶颈。2024年,中国废铝新料产量366万吨,旧料产量740万吨,国产废铝占比86%。申万宏源证券预计,随着工业品报废周期来临及汽车报废高峰临近,废铝回收量将快速增长,国产供应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