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信息(300730.SZ)近期陷入多重危机,不仅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还卷入超亿元合同诈骗纠纷,叠加连续亏损与高负债压力,公司经营风险显著攀升,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股价应声跌停
11月17日晚间,科创信息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公告未披露具体违法违规细节,但市场反应强烈。11月18日,科创信息股价以跌停价开盘,报14.41元,市值大幅缩水。

科创信息回应称,目前公司各项经营活动和业务均正常开展,将积极配合调查,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值得注意的是,UBS AG、高盛国际两大国际机构在2025年三季度刚新进成为公司流通股东,分别持股92.89万股和83.51万股,此次股价跌停已让其持仓市值大幅缩水。
法律界人士表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严重侵害中小股民权益,一旦证监会调查确认违规,根据《证券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受损股民可要求上市公司赔偿。
合同诈骗超亿元,案件正在侦查中
除信披问题外,科创信息还面临一起超亿元合同诈骗案。公司在今年三季报中披露,在催收客户大有科技回款过程中,发现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并于2024年4月19日向长沙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报案。2024年7月9日,公司收到《立案决定书》,案件正式立案侦查。

据悉,2023年4月,科创信息与大有数字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两份《物资采购及集成服务合同》,合计金额1.11亿元,但仅回款890万元。目前案件处于侦查阶段,公司正全力配合公安机关调查,争取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经营压力加剧
科创信息业绩表现持续低迷。公司自2017年上市后,2022年营收达5.28亿元高峰,随后开始亏损。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2.34亿元、3.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亿元、-6382万元。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9365万元,同比下降36.6%;归母净利润-5884万元,主要因验收项目确认收入减少所致。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科创信息资产负债率为66.55%,高于去年同期的63.75%,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盈利能力方面,公司毛利率为22.18%,较去年同期的21.41%有所提升,但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为优化资源、降低成本,科创信息于2025年8月25日召开总经理办公会会议,决定注销全资子公司湘潭科数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南树图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