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为三折叠屏手机、iPhone 17、小米17等新品密集发布,消费者钱包面临考验的同时,手机产业链背后的ODM巨头们也迎来最忙碌的时刻。这些为华为、苹果、三星、小米、OPPO等品牌提供代工服务的隐形冠军,虽不为大众熟知,但其生产的产品却覆盖全球数亿用户。
那么,谁才是全球手机厂商背后的最强“打工者”?答案指向一家中国公司——华勤技术。
近日,华勤技术正式启动港股IPO进程。这家同时为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联想等品牌代工手机、平板、笔记本的ODM巨头,2024年出货量突破2.2亿台,占据全球消费电子ODM市场22.5%的份额,堪称真正的“代工王者”。不过,其千亿营收背后仅有29亿净利润,折射出制造业“薄利多销”的生存现状。
值得注意的是,华勤技术2023年8月刚完成A股主板上市,募资58.5亿元,成为继闻泰科技、龙旗科技后的A股ODM代工三巨头之一。短短两年后即启动二次上市,其资本运作节奏引发市场关注。
公司创始人邱文生出身福建龙岩——这个孕育了张一鸣、王兴等互联网大佬的“创业热土”。作为清华大学本科、浙江大学硕士毕业的学霸,邱文生曾是中兴手机研究所的第007号员工。2005年,32岁的他辞职创立华勤技术,从手机IDH(独立设计)服务切入产业链,仅用十年便跻身全球前三。
2015年,华勤年发货量达5600万部,并拿下亚马逊平板订单。随着智能手机浪潮兴起,公司及时转型ODM模式,业务从研发设计延伸至整机生产。这种“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使其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完成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服务,最终赢得三星、OPPO、小米、vivo等头部品牌订单。
截至2024年,华勤技术已稳居全球消费电子ODM出货量榜首,业务版图从智能手机扩展至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AIoT设备及汽车电子领域,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
2024年,华勤技术提出“未来十年营收增长五倍”的激进目标,并开启疯狂并购模式:以28.5亿元收购易路达控股、南昌春勤精密技术等企业,切入笔电零部件和车载智能硬件领域;今年7月更斥资23.93亿元入股晶合集成,布局12英寸晶圆代工业务。
资本运作带来股价上涨的同时,也推高了负债率。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达74.64%,较上市初期显著攀升。这种“高负债扩张”模式,与其“五年增长五倍”的雄心形成鲜明对比。
更耐人寻味的是,在赴港上市前夕,华勤技术五大员工持股平台于7月26日宣布减持不超过4%股份,最终套现超35.5亿元。这一举动与创始人“五年增长五倍”的豪言形成强烈反差,引发市场对公司前景的猜测。
从基本面看,华勤技术营收保持增长态势,但净利率长期不足3%,2024年2.2亿台出货量仅创造29亿净利润,相当于每台设备仅赚15元。这种“薄利多销”的模式,在消费电子增速放缓、上下游供应链挤压的背景下,面临严峻挑战。
作为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ODM代工业务长期面临毛利率偏低(7-10%)、上下游议价能力弱的困境。华勤技术试图通过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但高负债率与员工减持的双重压力,让市场对其“五年增长五倍”的目标充满疑虑。
当前,华勤技术A股股价达101.98元,总市值近1036亿元。这家从福建龙岩走出的代工巨头,能否在消费电子寒冬中突破重围,实现从“打工者”到行业领导者的蜕变?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或扫码进群深度探讨。
— 往期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