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T易购,002024.SZ)发布公告,宣布其大股东阿里系公司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灏月”)基于自身商业安排,拟首次减持苏宁易购股份,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9月22日晚间,苏宁易购正式发布了关于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公告明确指出,杭州灏月计划在减持预披露公告发布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两种方式,合计减持苏宁易购股份不超过2.63亿股,这一数量占公司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股份数量后总股本的2.85%。其中,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的比例不超过1%,而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比例则不超过1.85%。
截至公告披露日,杭州灏月持有苏宁易购的股份数量高达18.6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0.09%,是苏宁易购的第一大股东。而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则以17.7%的持股比例位居第二大股东。
公告进一步说明,此次杭州灏月拟减持的股份来源于协议转让,减持价格将根据减持时的市场价格来确定。同时,公告也强调,杭州灏月并不属于苏宁易购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因此本次减持计划的实施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也不会对公司的持续性经营产生任何影响。截至公告披露日,苏宁易购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此外,本次减持计划的实施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回顾苏宁易购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作历程,双方早在2015年就进行了战略合作,旨在打通线上线下渠道,进一步提升商业效率。当时,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淘宝中国以283亿元认购了苏宁易购2015年非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发行后股本总额比例的19.99%,从而成为苏宁易购的第二大股东。与此同时,苏宁易购也通过境外子公司以140亿元战略投资了阿里巴巴集团新发行的股份。
然而,到了2018年12月,经过三次出售,苏宁易购所持有的阿里巴巴股权全部出清,并净赚了140.56亿元。苏宁易购方面当时表示,有关股票的减持并不会对双方的合作关系带来影响,双方将继续深化战略合作。自2015年以来,苏宁和阿里在猫宁旗舰店、联合采购、菜鸟物流、新零售等多个领域都展开了紧密的合作。
时间来到2024年2月,杭州灏月接手了淘宝中国所持的苏宁易购股份。具体而言,苏宁易购股东淘宝中国拟将其持有的18.61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9.99%)全部转让给杭州灏月,每股转让价格为1.53元,转让价款总额为28.47亿元。苏宁易购在当时的公告中指出,本次权益变动是上市公司股份在阿里巴巴集团内同一控制下不同主体之间的转让,是根据阿里集团组织变革规划进行的。
苏宁易购创办于1990年12月26日,总部位于南京。2004年7月21日,苏宁电器(002024)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品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最初阿里系入股时,苏宁易购的股价为15.23元/股,而淘宝中国将所持股份转让给杭州灏月时,每股转让价格仅为1.53元,可见阿里对苏宁易购的投资面临了巨大的亏损。
据记者了解,苏宁易购前几年由于业务扩张较为激进,公司整体陷入了流动性困难。从2020年下半年起,公司持续面对债券到期、现金流吃紧等一系列问题。2021年下半年,在江苏省、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苏宁易购引入了战略投资者,并优化了董事会结构,通过银企合作模式逐步推进解决流动性问题。
不过,在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助力下,苏宁易购去年成功重回盈利轨道。去年,公司实现营收567.91亿元,虽然同比下滑了9.32%,但归母净利润却达到了6.1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同比增长了114.93%。这是苏宁易购自2020年以来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同时,去年苏宁易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达到了45.86亿元,同比增长了57.56%。
8月29日晚,苏宁易购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58.95亿元,同比微增0.44%;归母净利润则达到了4869.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230.03%。财报指出,上半年公司积极把握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机遇,线下门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11.7%,其中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可比门店收入更是增长了14.45%。
财报还进一步指出,上半年苏宁易购的流动比率小于1,短期债务存在偿付压力。为此,公司将通过加强联信委运作机制稳定存量授信;持续提高盈利能力,加强运营资金管理、加快资产盘活等方式并举,合理规划资金来源,有效安排各类应付款项的偿付。
在2024年财报中,苏宁易购就曾明确指出,2025年的核心经营目标是在经营层面实现全面盈利,并通过全面恢复盈利能力以增加流动性,制定多元化策略以加快债务化解进度,推动公司回归正常化经营轨道。
截至9月22日收盘,ST易购报1.87元/股,跌1.58%。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已经下跌了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