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兰烁
文 / 兰烁
在全球银行业加速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背景下,金融与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的深度融合已成为行业共识。银行机构通过优化运营模式、创新金融产品,推动绿色经济与包容性增长,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双赢。11月20日,在时代传媒集团主办的“影响力·时代”可持续发展创新年会暨第十届时代金融金桔盛典上,西安银行凭借在ESG领域的卓越实践,荣获“可持续发展上市公司”称号,成为西北地区首家获此殊荣的A股上市银行,标志着其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西安银行将绿色金融纳入战略核心,制定未来三年发展规划,成立专项委员会强化过程管理,通过信贷倾斜与产品创新双轮驱动,助力“双碳”目标落地。在信贷投放上,该行聚焦基础设施绿色改造、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优化项目筛选与审批流程。截至2025年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达107.5亿元,较年初显著增长,为区域绿色转型提供强劲动能。
产品创新方面,西安银行立足地方产业特色,构建差异化绿色金融产品矩阵。针对“绿色建筑”领域,推出行业专属转型贷款,累计投放4.62亿元;面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以真实场景数据为授信依据,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资金流平台”技术,创新“绿色能源贷”,破解绿色融资难题,提升服务覆盖面。这些举措不仅助力企业低碳转型,更推动了绿色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
作为服务民生的主力军,西安银行始终将客户满意度作为衡量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尺。针对老龄化社会需求,该行率先在西北地区上线商业养老金代销业务,推出“锁定账户+持续账户”双管理模式,兼顾养老金积累与日常灵活支出。客户年满60周岁后,可选择定额分期、定期分期等多种领取方式,满足个性化养老规划需求。
依托全省177家营业网点的广泛覆盖,西安银行打造“养老产业金融、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三位一体服务体系。2025年以来,该行加大养老产业融资支持,对重点项目提供贷款利率优惠,并丰富产品矩阵,涵盖商业养老金、养老年金保险、养老目标基金等,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在适老化服务方面,推出社保卡惠民活动,联合高校、公证机构开展“金融+公证”进社区服务,为独居老人、退休教职工等群体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同时,各网点配备老花镜、轮椅、医药箱等设施,设立爱心窗口与专属服务室,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西安银行探索“支行+站点+远程银行”服务模式,在县域增设网点,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网格化管理,以“小额分散”原则精准对接农户需求,并基于县域客群数据库,开发“诚商乐”“惠农乐”“工薪乐”三款乡村振兴专属风控模型,已在周至县支行试点落地,有效提升风险管控与服务效率。
在定点帮扶中,西安银行团队深入村组开展动态监测,通过消费帮扶、就业支持等举措助力农户增收。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资产规模达5511.35亿元,较“十四五”初增长79.88%;存款与贷款总额分别达3535.90亿元和3017.60亿元,增速居同业前列。五年间纳税超57.50亿元,以稳健经营回馈社会。
从绿色金融的“生态答卷”到养老金融的“温暖守护”,再到乡村振兴的“田间实践”,西安银行正以ESG理念为指引,将可持续发展融入经营全流程。未来,该行将继续以优质金融服务书写“五篇大文章”,在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中践行地方法人银行的责任担当,为美好社会建设注入更多金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