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徐州前副市长王巧全贪腐细节:IPO前低价入股涉案695万

时间:2025-09-23 20:06:24 来源:深蓝财经 作者:深蓝财经

来源丨财通社

2024年9月20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一份刑事裁定书,将徐州市原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王巧全受贿案再次推至公众视野。这起案件不仅涉及巨额财物收受,更因涉及拟IPO企业股权交易的灰色操作引发关注。


权力与资本的隐秘交易

王巧全,1969年7月出生于江苏苏州,自1991年进入江苏公安系统后,历任盐城市副市长、徐州市副市长等职。2022年11月,在担任江苏警官学院副院长仅两个月后,其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2023年底,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00万元。王巧全提出上诉后,江苏省高院于2024年12月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院查明,2011年至2022年间,王巧全利用职务便利,在企业经营、项目承揽、干部提拔等领域为他人提供帮助,非法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3031万余元。其中,一起通过IPO前低价入股拟上市企业的操作尤为典型。


695万股权差额背后的权力寻租

据二审裁判文书披露,涉案企业为徐州本土科创企业——江苏影速集成电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影速集成”)。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以激光直写光刻技术为核心,产品应用于PCB线路曝光和半导体掩膜版制版领域,曾冲刺A股IPO。

2020年4月至9月间,王巧全向影速集成实控人傅志伟提出,安排其同乡、同学陈XX入股公司。同年8月,陈XX的妻子杨XX与傅志伟的股权代持人程X签订协议,以1000万元受让影速集成93万股股份。经评估,该笔股份当时市场价值1694.92万元,交易差额694.92万元被认定为受贿金额。

法院指出,该交易明显受权力因素介入,不属于平等民事主体间的公平交易。影速集成实控人傅志伟在商谈时曾透露,公司估值达17-18亿元,而杨XX的入股价格远低于市场水平,凸显权力对资本市场的扭曲。


科创企业的资本浮沉

影速集成的IPO之路充满波折。2020年6月,公司首次在江苏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但中介机构辅导后无果。2021年3月,公司再次启动上市辅导,并于2024年10月发布第十四期辅导进展报告。然而,今年4月,有消息称公司已撤回IPO辅导备案。

IPO受挫后,影速集成尝试通过被收购“自救”。2025年3月,江苏宝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子公司浙江影速拟以3.2亿元收购影速集成40%股权,交易中后者整体估值8亿元。但6月17日,宝馨科技披露该交易被要求终止,收购能否重启仍存疑。


估值缩水与业绩压力

财务数据显示,影速集成近年持续亏损。2023年,公司营收9759.24万元,净亏损6743.58万元;2024年1-7月,营收8131.96万元,净亏损扩大至7312.30万元。而在收购协议中,影速集成被要求2025-2027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500万元、8000万元和1亿元,三年累计净利润合计不低于2.15亿元,否则需现金补偿。以其当前亏损面貌看,这一目标充满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公司估值经历断崖式下滑。2020年6月,傅志伟曾向王巧全和陈XX透露,影速集成估值约17-18亿元;而根据宝馨科技2025年3月公告,评估基准日2024年7月31日,影速集成全部股东权益价值仅8.04亿元,四年间缩水近10亿元。


结语:资本市场的规则与警示

王巧全案的落幕,不仅是一桩地方高官腐败案件的司法终结,更揭开了地方科创企业融资与权力交织的灰色地带。在影速集成IPO前的股权交易中,权力因素介入导致资本市场公平性受损,凸显监管缺失的隐患。

对于市场而言,这起案件是一次深刻警示:资本市场的规则和秩序必须远离不受制约的权力干扰;科技企业若要真正赢得资本认可,唯有依靠稳健的业绩和核心竞争力,而非政治资源或短期资本运作。

深蓝财经新媒体集群发源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已有15年历史,是国内知名财经新媒体,旗下账号关注中国最具价值公司、前沿行业发展、新兴区域经济,为投资者、上市公司高管、中产阶级提供价值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