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财报 南黎
一场由烟花秀引发的蝴蝶效应,将安踏体育推上了舆论与资本市场的双重风口浪尖。9月19日,安踏旗下高端户外品牌始祖鸟联合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举办的烟花秀,因环保争议迅速发酵,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作为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的重要股东,安踏体育的股价在9月22日开盘后即遭遇重挫,大跌4.6%,市值单日蒸发高达125亿港元。这一突如其来的市场反应,不仅让安踏体育的投资者措手不及,也引发了市场对安踏多品牌协同能力的广泛质疑。
从业务结构上看,始祖鸟的运营主体亚玛芬体育为独立上市公司,安踏仅作为财务投资者参与其中。然而,在资本市场眼中,安踏的品牌矩阵被视为一个整体。当高端户外品牌陷入环保质疑时,市场难免对安踏的多品牌协同能力产生疑虑,进而影响其整体估值。
面对这场看似与主业无关的“烟花余波”,安踏不得不采取真金白银的回购行动来应对市场冲击。当日盘后,安踏紧急启动了5亿港元的回购计划,试图通过这一举措来稳定市场信心。
次日,安踏股价反弹2.3%,这一“止血”效果背后,实则是更严峻的品牌信任修复战。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安踏年内第三次大规模回购,累计耗资已超过22亿港元。如此频繁的回购行动,不仅体现了安踏对市场信心的重视,也透露出其修复品牌形象的迫切需求。
那么,安踏的回购行动能否真正抵消这场“意外冲击”呢?烟花秀的焰火终会消散,但上市公司与子品牌间的责任边界、资本市场的情绪传导机制,却值得长期审视。对于安踏而言,如何在维护品牌形象的同时,确保多品牌协同发展的稳定性,将是其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