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恒大地产遭42亿天价罚单,许家印财务造假细节曝光

时间:2025-09-25 14:04:32 来源:数字财经智库 作者:数字财经智库

近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对恒大地产及其审计机构普华永道开出史上最大罚单,其中恒大地产被罚41.75亿元,普华永道被罚3.25亿元。这一数字虽创下纪录,但对比其造假规模仍引发争议。

根据调查,恒大地产在2019年虚增收入2139.89亿元,占当年营收的50.14%;虚增利润407.22亿元,占利润总额的63.31%。2020年造假行为进一步升级,虚增收入3501.57亿元,占比达78.54%;虚增利润512.89亿元,占比86.88%。两年间累计虚增营收5641.46亿元,虚增利润920.11亿元,创下中国资本市场最大财务造假纪录。



尽管41.75亿元罚款已属历史最高,但仅相当于造假营收的0.74%。更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财务造假直接责任人,许家印个人仅被罚款4700万元,与其通过分红获取的巨额利益形成鲜明对比。2019年恒大分红94亿元,许家印分得72亿元;2020年再次分红24亿元,其又拿走18.5亿元,两年累计分红达90.5亿元。

证监会通报显示,参与造假的6名高管合计被罚7620万元。但许家印通过技术性离婚等手段转移资产,导致罚款执行面临困难。据知情人士透露,许家印在事发前已与丁玉梅办理离婚手续,其名下财产可能已被转移至境外。目前许家印已三次被限制高消费,显示其境内已无可执行财产。



财务造假带来的连锁反应持续发酵。2020年至2021年4月,恒大通过发行5只债券融资208亿元,此外还有大量银行贷款和供应商欠款未偿还。合作伙伴如正威集团王文银、苏宁集团张近东等均遭受重大损失。清盘人已向香港法院申请冻结丁玉梅名下600亿港元资产,但境内债权人追偿仍面临重重障碍。

当前恒大保交楼任务尚未完成,这是其维持运营的唯一理由。待交付完成后,破产重整程序或将启动,资产处置用于偿债。然而许家印通过多年分红已将大量资金转移至境外,2019-2020年违规分红即达90.5亿元,远超其个人罚款金额。香港法院要求其披露资产时,许家印多次拒绝配合,态度恶劣。



值得关注的是,丁玉梅在境外生活奢靡,半年花费即达400万美元(约合3000万元人民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境内大量供应商和购房者仍在苦苦等待债务清偿。法律专家指出,对财务造假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仍需加强,只有建立更严格的追责机制,才能有效遏制此类违法行为。



这起案件暴露出资本市场监管的诸多漏洞,也引发了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深度反思。业内人士呼吁,应完善分红监管机制,建立高管责任追溯制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于恒大和许家印案,只有坚持从严从重处罚原则,才能维护市场公平正义,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