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财务造假风波:92亿市值绝味食品被ST,未来发展何去何从?

时间:2025-09-22 08:29:48 来源:侃见财经 作者:侃见财经

业绩造假一直是资本市场的“高压线”,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一旦被证实存在业绩造假行为,不仅品牌声誉受损,诚信度也会受到严重质疑。近日,卤味行业巨头绝味食品便因财务造假问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9月19日晚间,绝味食品发布公告称,公司当日收到湖南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根据告知书内容,绝味食品因披露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合计处以850万元罚款。



根据上交所的相关规定,绝味食品的股票将于9月22日停牌1天,并自9月23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即被“ST”。这一决定无疑给绝味食品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回溯事件源头,绝味食品在一年前就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而此次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则进一步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根据告知书,2017年至2021年期间,绝味食品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各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5.48%、3.79%、2.20%、2.39%、1.64%。这意味着,绝味食品在这五年间均未如实披露营业收入。

针对这一违法行为,证监局拟决定对绝味食品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戴文军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对其他相关责任人也分别给予了警告和罚款。

绝味食品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将结合《事先告知书》内容,追溯调整相关财务报表,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流程建设,提升内控合规水平。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将引以为戒,认真汲取教训,积极落实整改,以尽快消除相关事项对公司的影响。

那么,此次被ST对绝味食品之后的发展究竟有何影响?

从财务造假的规模来看,虽然涉及多年,但实际数额并非巨大,且并非虚增收入,因此从危害程度来讲,并不算特别严重。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此次事件的影响可能总体可控。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绝味食品近年来业绩持续下滑。作为卤味“三巨头”之一,绝味食品曾在休闲卤制食品行业占据领先地位,市值一度突破600亿元。但自2022年以来,受行业变化和市场喜好转变的影响,绝味食品开始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2024年更是出现了营收、净利润双降的局面。

进入2025年,绝味食品的困境依旧没有明显改善。根据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绝味食品实现营收28.20亿元,同比下滑15.57%;实现净利润为1.75亿元,同比下滑40.71%;扣非净利润为1.33亿元,同比下滑52.60%。具体到第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的下滑幅度更是进一步扩大。

从财报数据不难看出,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绝味食品的业绩明显恶化,且隐有加速下滑的迹象。这也直接导致了绝味食品股价表现糟糕,从年线来看,已连跌五年,股价最大跌幅超过了80%。

相比之下,同行有友食品已经实现业绩止跌,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增幅均超过了40%,且股价连涨三年,市场表现良好。这进一步凸显了绝味食品当前面临的困境。

侃见财经认为,尽管零食行业近几年遭遇了较大挑战,但并非所有企业都表现不佳。例如港股上市的卫龙美味、A股零食巨头万辰集团等,都因产品畅销而实现了业绩的较大幅度增长。由此可见,绝味食品的问题更多在于自身。

从市场角度来看,零食行业属于周期性明显的行业,市场一般会随着消费者的消费喜好发生变化。绝味食品应根据市场喜好随时调整策略,开发受市场欢迎的产品,这样才能有效地破局。对于当前的绝味食品而言,想要脱困,首先应止住业绩下滑的趋势,调整产品结构;其次,才能针对资本市场进行调整,以恢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