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于9月30日正式发布了2025年1-8月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的运行情况报告。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行业在复杂经济环境下依然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多项核心指标呈现积极变化。
根据统计,2025年1-8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以下简称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达12859亿元,同比增长2.2%。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增速较一季度提高了0.8个百分点,显示出行业发展的韧性。在利润方面,虽然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063亿元,同比下降3.8%,但降幅较上半年缩小了4.5个百分点,表明企业盈利能力正在逐步修复。
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1-8月,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668.6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反映出行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
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速较快。1-8月,东部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1573亿元,同比增长4.1%;西部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771.8亿元,同比增长5%。相比之下,东北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24.7亿元,中部地区完成490亿元,增速相对平缓。
在重点区域方面,京津冀地区表现尤为亮眼。1-8月,该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4515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全国互联网业务收入的35.1%。而长三角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4073亿元,同比下降0.4%,占全国互联网业务收入的31.6%。
从城市层面看,互联网业务收入居前5名的北京(增长9%)、广东(增长6.5%)、上海(下降5.3%)、浙江(增长7%)和贵州(增长12.1%)共完成业务收入10897亿元,同比增长5.1%,占全国(扣除跨地区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的84.7%。其中,贵州以12.1%的增速成为亮点,显示出西部地区在互联网领域的快速发展潜力。
整体来看,2025年1-8月我国互联网行业在收入增长、利润修复和研发投入等方面均表现出积极态势,区域发展差异明显,重点地区和城市继续发挥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