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紫金矿业旗下紫金黄金国际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今年港股募资规模第二大的IPO项目,同时也是A股分拆上市史上规模最大的案例。此次上市吸引了包括新加坡主权基金、贝莱德、高瓴等29家全球长线投资者及产业资本作为基石投资者,其中泰康人寿、太保资管等险资机构的参与尤为引人注目。
险资加速布局港股IPO市场
据配售结果披露,紫金黄金国际此次招股引入的基石投资者阵容强大,除国际知名机构外,中国太保、泰康人寿分别获配653万股。今年以来,泰康人寿(含集团)已至少认购5只港股IPO,太保资管也参与了宁德时代、紫金黄金国际等重点项目。
中资券商投行业务负责人指出:"险资已成为今年港股IPO市场中除国际资金外的重要力量。与受QDII限额制约的公募基金不同,险资资金规模更具优势,但长期配置仍以固收为主,选股策略较为谨慎。"
典型案例分析:泰康人寿投资轨迹
数据显示,泰康人寿今年参与的港股IPO包括:
累计投入打新资金超14亿港元。中国太保在紫金黄金国际和宁德时代项目中的获配规模与泰康人寿相当。此外,大家人寿以2.57亿港元认购奇瑞汽车836万股,中邮人寿则以3.92亿港元打新奥克斯电气2249.80万股。
A股市场同步发力:华电新能案例
险资投资版图不仅覆盖港股,在A股一级市场同样积极布局。年内募资规模最大的华电新能(181.7亿元)IPO中,中国人寿作为战略投资者获配3.01亿股,投入资金约9.59亿元,上市首日浮盈达12亿元。此前,中国人寿已持有华电新能7.96亿股(占比2.21%),平安人寿持有2.19亿股(占比0.61%)。
政策利好助推险资参与
自2023年3月28日中国证监会修订《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后,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被新增为IPO优先配售对象。作为A类投资者,险资在配售比例上获得更大优势,这进一步强化了其参与新股发行的积极性。
业内人士分析,险资在股权投资领域呈现三大特征:一是资金规模优势显著;二是长期配置侧重固收类资产;三是选股标准严格,优先选择能源、公共事业等稳定性强的大型项目。这种投资逻辑既符合险资的风险偏好,也与当前市场环境高度契合。
责编:战术恒
上版:王璐璐
校对:吕久彪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