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方凤娇 上海报道
近日,上海多所学校因午餐质量问题引发家长广泛关注。多位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反映,孩子学校9月15日提供的午餐中,虾仁炒蛋出现“发臭”或“有沙”的情况,学校不得不临时停供该菜品。这一事件迅速成为舆论焦点,也再次将校园餐安全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作为涉事供应商,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捷公司”)对媒体回应称,“并非所有批次都存在问题”,并承诺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进行深刻反思。然而,这一回应并未能完全平息家长们的担忧。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绿捷公司背后的股权关系复杂,甚至延伸至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9月18日,本报记者多次尝试联系绿捷公司,但电话均无人接听,进一步加剧了外界的疑虑。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事件暴露出学校团餐在食品安全制度方面的缺失,以及监管处罚力度的不足。他同时指出,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和预制菜团餐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类似问题有望得到改善。
校园餐口味、质量遭质疑
记者深入采访了解到,此次事件涉及的午餐由绿捷公司提供。多位家长反映,有问题的虾仁炒蛋被紧急撤下,学校随后补发了饼干、面包作为替代。对此,上海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表示关注,并积极开展调查。
针对虾仁炒蛋被紧急停止供应的事件,绿捷公司解释称,有学校反映虾仁中存在细沙,但强调“并非所有批次都存在问题,也不存在其他食品安全问题,因为我们也进行了留样”。公司同时表示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进行深刻反思。
本报记者从闵行区一所公立小学获悉,自2024年秋季学期起,上海开始推行AB制学生午餐,即每日提供至少两种套餐组合。目前,这一措施已基本覆盖全市中小学。从该小学家长提供的9月15日午餐菜单中可以看到,A套餐和B套餐中均包含虾仁炒蛋,每份午餐价格为18元。
此外,多位学生家长还反映,绿捷公司为学校提供的配餐中,大部分都包含油炸菜品。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学生家长提供的菜单的证实。
另有闵行区多位家长向本报记者表示,孩子上小学以来经常抱怨午餐难吃,甚至有家长认为,每天18元的餐食中包含的冷冻复炸猪排、鱼排、鸡肉等,口味还不如自己在快餐厅十几元的盒饭。
“食品安全问题真的是个紧急的问题。”“好吃难吃都是各人口味,但好歹要做到食材新鲜、荤素搭配合理,安全管饱,这是最低要求了。”受访家长纷纷表示。
餐宝典研究院院长、餐饮分析师汪洪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些团餐企业经营比较粗放,水平其实不高。之所以会出现问题,是因为相关人员不重视,处罚不够严。
“这些问题都是老问题,都心存侥幸,没给予足够重视。”汪洪栋认为,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规定,那可能是规定问题;但如果有规定,但是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其实还是处罚的问题。对于重点领域的餐饮企业,一旦出现问题,如果处罚力度足够大、足够严,那么有些人就不敢冒险。
绿捷的背后
如果不是罗永浩“大战”西贝,或许绿捷公司并不会这么快走到台前。据了解,上述家长只知道孩子学校菜品口味、质量不佳,但鲜有人知背后配餐公司是何许人也。
据天眼查,绿捷公司的实控人、控股股东为香港的一家公司,GreenExpress Foods, Limited。股权穿透显示,公司受益所有人、董事长为陶煦。
或许公众对于陶煦较为陌生,但是对于他关联的企业就比较熟悉了——四川新希望六和农牧有限公司。而四川新希望的控股股东为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前者背后的受益所有人为刘永好。
公开资料显示,陶煦还是冻品汇董事长,美国威斯康⾟⼤学博⼠,曾任正⼤集团财务主管/总经理,他还是前新希望六和总裁、董事,负责公司战略及内外资源的整合。
据天眼查,绿捷公司曾多次因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被起诉。
“今日闵行”微信公众号2024年1月14日发布的推文介绍:“作为一家主营学生营养午餐的团餐企业,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秉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宗旨,成立20多年来,通过全方位的科学管控手段,形成了专业、完善、有效的工作内容和管理制度,来确保学生营养餐‘安全、营养、美味’。目前公司业务覆盖全市16个区的5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日供餐超过50万份。”
如今,绿捷公司仍在不断中标上海的学校供餐服务项目。今年以来中标金额为100万元到500万元左右不等。
普陀区一家中学教职工供餐服务项目的中标(成交)结果公告显示,推荐理由为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响应最充分,类似业绩最多,企业综合实力较强,对采购需求理解透彻,整体服务方案相对完整,人员配置合理且提供相应资质。菜单设计合理,食品安全保障较强。根据最终评审,得分最高。
“绿捷们”将迎来紧箍咒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中小学和幼儿园数量超过46万所,涉及学生超过2.37亿人。校园配餐覆盖面广、环节多,已成为监管重点领域。校园配餐产业规模已经占整个餐饮业近半规模,标准化建设是推动校园配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在上海,为校园学生供餐的企业除了绿捷公司外,还有上海振袤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龙神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等。其中,绿捷公司为上海市规模较大的学生营养餐供应企业之一,公司自建有低温冷库、低温配送库、常温配送库,自有全程温控的冷链物流车队,可提供仓库物流一站式服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如何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迫在眉睫。
一个好消息是,国家首个专门针对校园配餐的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下称《指南》)已于近期发布,并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指南》聚焦校园配餐服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学校与供餐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食品原料进货检查制度执行、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等,给出了清晰的标准化规范化指引,可以看作是从制度层面规范校园配餐服务,深化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并且,《指南》中对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的一些关键要求,与对一般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校园食堂的要求看齐。比如,在人员配置上,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检验人员;在原料采购方面,要实行米、面、油等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并确保留存每批次原料的检验检测报告;在制作环节,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并向学校、家长和学生公开展示食品加工的关键操作流程。对每天送餐的每个食品品种要分别留样,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在运输环节,要配备满足配餐量和配送方式的封闭式配送车辆与设备,配送车辆向主管部门备案,宜专车专用并安装定位跟踪系统。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风险,必须第一时间启动召回程序,并主动上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
《指南》实施后,有望极大压缩校园配餐服务乱象的生存空间,届时,一些配餐企业也将做出改变。
本报记者: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