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安徽六安私挖地下室致房屋开裂,32户居民陷入危房困境

时间:2025-10-14 17:08:38 来源:正经社 作者:正经社



文丨郭小兴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新商悟

(本文约为700字)

2025年8月,安徽六安霍山县景秀蓝湾小区的业主们经历了一场“危房惊魂”。当包女士发现家中墙面出现纵横交错的裂缝,窗台大理石断裂并渗水时,整栋楼32户居民才发现,他们共同居住的楼栋已因安全问题陷入危险境地。

事件的元凶,竟是一楼业主黄某某私自开挖的近300平方米地下室。这个深达3.7米的地下空间,直接挖断了建筑的“地基筋骨”,导致楼栋安全性等级被评定为Cu级,意味着建筑结构已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如此漠视安全的行为,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质疑:黄某某的安全常识何在?对生命与法律的敬畏之心又去了哪里?

正经社分析师指出,类似的私挖乱建行为并非个例,近年来已在全国多地频繁发生。

例如,2023年1月,上海虹桥某业主季某为建造私人酒窖,雇佣无资质人员私挖64平方米地下室,深度达2.8米,导致房屋承重结构严重破坏,10名居民被迫紧急转移。更讽刺的是,这已是季某第二次因私挖被处罚,最终因危险作业罪被判刑十个月。

2024年6月,北京东城某胡同住户在私挖地下室被强制回填十余年后,竟采用“蚂蚁搬家”的方式二次开挖,仅留下4厘米厚的楼板维系上下安全,令人触目惊心。

从长三角到京津冀,这些案例反复印证:私挖者并非不懂风险,而是被私利蒙蔽了心智。

在安徽这起事件中,私挖者用3米高围栏封锁现场,昼挖夜运,显然知晓行为违法;上海季某在城管多次警告后仍继续施工,更是对风险的公然漠视。

他们既无视建筑结构的科学规律——地基承台下的岩石柱一旦破损,整栋楼便如同悬于半空;更无视《刑法》中关于危险作业罪的明确规定,将“避免重大伤亡”的法律红线踩在脚下。

更值得警惕的是监管链条的失守。安徽事件中,物业早在7月便发现问题,却仅下发整改通知,直至业主报警才叫停施工。一些地方的私挖行为能隐蔽数月,也暴露了“发现难、制止慢”的监管困境。

房屋是生命的庇护所,而非私欲的试验场。安徽32户居民的“危房之痛”警示我们:唯有让私挖者付出远超收益的违法代价,让监管真正“长出牙齿”,才能守住建筑安全的底线,唤醒对生命与法律的敬畏之心。【《新商悟》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新商悟,我们将对企业家言行、商业动向和产品能力进行持续关注

转载新商悟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