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48家发债主体中报延期:审计障碍、系统改革与经营压力解析

时间:2025-09-19 08:13:2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随着2025年中报季正式收官,9月以来,一批未能按时披露上半年财报的发债企业陆续进入公众视野。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半年报需在每个会计年度上半年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内完成编制并披露,即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为法定披露窗口期。然而,今年共有48家发债主体未能如期“交卷”,其背后原因涉及审计程序梗阻、经营不确定性及金融系统改革等多重因素。

审计程序成主要障碍:15家企业提及流程问题

在48家延期披露的发债主体中,多达15家明确将原因归结为审计程序相关问题,占比达31.25%。具体障碍包括:往年报告未完成审计披露、管理团队无法获取准确财务信息、审计范围扩大导致工作量激增、未能及时聘请年报审计机构、发现半年度财务数据问题需重新核定、需更多时间整理资料、财务岗位人员缺失,以及原审计机构解约后难以匹配新机构等。例如,某企业因原审计团队解散,新机构需重新熟悉业务,导致审计进度滞后;另一企业则因财务数据存在争议,需额外时间进行内部复核。

经营不确定性:13家企业涉及债务重组或破产程序

经营层面的不确定性是导致财报延期的另一大原因。48家发债主体中,有13家公告提及自身或关联方正进行债务重组、合并重整、破产清算或重整计划执行等工作。以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相关债券“18中民G2”于8月29日公告称,因公司正全力推进债务重组,预计2025年半年度报告将晚于8月31日披露。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因未能按期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且至今仍未完成披露,已于2025年8月4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决定书,对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公开谴责。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此类企业的经营与财务健康状况在下一阶段大概率将受到投资人士的密切关注。

农信系统改革:多家金融机构推迟财报披露

在金融类发债主体中,审计程序问题同样突出。保险机构方面,百年人寿、国华人寿和合众人寿三家公司同在8月29日发布公告宣布延期披露财务报告。其中,百年人寿(相关债券“19百年人寿”)表示,为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决定延期披露2025年上半年度报告及偿付能力报告;国华人寿(相关债券“21国华人寿01”)称,因其母公司天茂集团尚未完成定期报告编制工作,为保持信息一致性,无法单独披露半年度报告;合众人寿(相关债券“21合众人寿”)则表示,基于公司实际情况,为保证信息披露质量,决定延期披露2025年二季度报告及偿付能力报告。

地方农信系统改革亦是部分金融机构推迟发布财报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多地农信系统改革提速,中小银行化险与区域金融改革推动银行业兼并重组潮涌起,“减量发展”成为行业抵御风险、筑牢经营基础的关键举措。据公开信息梳理,多家发债农商行因不同原因延迟披露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例如,8月27日,长春农村商业银行(相关债券“20长春农商二级01”)公告,因根据省农信系统统一规划推进改革工作,不能于8月31日前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8月29日,长春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相关债券“21长春发展农商二级”)、延边农商行(相关债券“17延边农商二级03”)、吉林榆树农商行(相关债券“22榆树农商行二级资本债01”)、吉林蛟河农商行(相关债券“17蛟河农商二级01”)均表示,因“根据省农信系统统一规划推进改革工作”,无法按期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同日,内蒙古呼和浩特金谷农商行(相关债券“21金谷农商永续债”)公告称,因“推进新设合并组建内蒙古农商行工作”,无法披露同期报告。辽宁农商行(相关债券“16辽东农商二级”)则表示,因吸收合并辽宁新民农商银行等36家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并承接其清产核资后的有效资产、全部负债、业务、网点和员工,根据统一工作部署,本行资产及资本结构仍面临调整,无法全面、客观反映合并后整体经营状况,因此不能按期披露2025年半年度信息披露报告。

此外,吉林九台农商行(相关债券“21九台农商二级”)于8月20日公告,因需更多时间收集整理资料以完成2024年度审计,将延迟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中期业绩。回顾此前,自今年3月12日起,该行H股于港交所停牌至今。7月3日公告显示,待H股要约成为无条件后,该行将根据上市规则申请退市。公告内容还提到,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团拟以每股0.7港元要约收购所有H股,若完成收购并获批准,九台农商银行将申请退市。该行还于8月25日发布盈利预警,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约8.98亿元,主因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

经营“转身”挑战:广汇汽车、中航产融等企业延期披露

具体来看,曾经的汽车经销商“一哥”——广汇汽车和其相关公司共三家企业在4月底推迟去年年报发布后,又于近期继续推迟2025年中报的披露工作。广汇汽车服务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广汇汽车”,相关债券有“广汇转债”等)和广汇汽车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汇有限”,相关债券有“24广汇汽车PPN002”)分别于8月19日及22日公告,2024年会计年度期后被取消厂家授权店面较多,其中在6、7月被集中取消授权的占比较大,造成店面法定代表人、财务人员离职及更替,短期内无法完成函证、企业信用报告授权等必要审计程序;各项减值测试均需聘请外部机构对取消厂家授权的店面进行专业资产评估,所需时间较长。并表示,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中期报告预计披露时间不晚于2025年11月28日。

8月29日,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债券有“22广汇实业MTN002”)亦公告推迟披露财报,表示:因广汇汽车预计将继续延期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半年度报告,且广汇汽车是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重大。基于谨慎考虑,公司将延期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财务报表及2025年半年度报告。回顾上半年,今年2月,广汇有限旗下“24广汇汽车PPN001”发生首次公开违约,涉及金额10.78亿元,一度引起市场对汽车经销商行业所面临经营挑战的关注。步入下半年,广汇汽车服务有限责任公司8月7日公告提到,“H21汽车1”和“H23汽车1”仍未偿付本息,将继续停牌。8月8日,广汇汽车服务集团股份公司公告,“汇车退债”将于2025年8月18日付息,但部分投资人尚未完成确权;确权申请将于2025年8月12日至15日暂停受理,未确权债券后续继续办理。

同样受到市场较高关注的中航工业产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产融”,相关债券有“22产融Y2、23产融04”等),回顾上半年,因控股股东筹划重大事项,公司股票及债券自3月28日起停牌;4月23日公告债券摘牌议案未获通过,交易所债项于4月24日复牌。继4月底推迟去年年报发布后,中航产融于8月29日公告称延期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但本次公告中并未对具体原因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