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港股市场上的比亚迪股份出现显著波动,盘中一度跌超3.5%,这一异动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消息面上,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的报道,美国知名投资人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经完全退出其持有的比亚迪股份,这一举动无疑为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面对市场的质疑和猜测,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回应称:“股票投资,有买就有卖,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感谢芒格和巴菲特对比亚迪的认可,也感谢他们过去17年的投资、帮助和陪伴,为所有的长期主义点赞。”
回顾历史,巴菲特与比亚迪的缘分始于2008年。当年9月26日,在芒格的积极推动下,巴菲特通过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中美能源公司,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了2.25亿股比亚迪公司的H股股份,约占比亚迪本次配售后10%的股份,交易总金额约18亿港元。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巴菲特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远见卓识,也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在2017年的一次采访中,巴菲特谈到了当年决定投资比亚迪的经过,他评价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有非常多的伟大的想法,并且他也非常擅长把这些想法变为现实。”此后的14年左右时间里,巴菲特一直重仓着比亚迪,见证了其从一家初创企业成长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者。
然而,转折点出现在2022年。当年8月30日,港交所网站显示,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在2022年8月24日出售了133万股比亚迪H股,均价277.1016港元,套现3.69亿港元。此后,巴菲特陆续多次减持比亚迪,直至2024年7月,港交所第16次披露伯克希尔对比亚迪的减持动作,此时伯克希尔持有的比亚迪股份比例已降至4.94%。彼时就有分析人士称,巴菲特或有清仓打算。
据统计,17年间,巴菲特累计套利至少80.71亿港元,累计回报率高达3890%(38倍),年化收益率高达28.6%,这一投资案例堪称其投资生涯中的经典之作。
令人好奇的是,就在比亚迪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稳居第一、股价创新高之时,巴菲特为何选择清仓离场?虽然巴菲特没有详细解释清仓原因,但从多方分析来看,主要是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获利了结,毕竟已经获得了如此高的回报;二是估值考量,比亚迪的股价可能已经超出了其内在价值;三是行业竞争格局变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四是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对巴菲特的投资决策产生了影响。
当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确实日益激烈,技术路线和盈利模式仍存在变数。虽然比亚迪目前在市场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未来的竞争态势难以准确预测。财报显示,比亚迪上半年实现营收3712.8亿元,同比增长2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1亿元,同比增长13.79%。销量方面,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累计销量为214.6万辆,去年累计为161.3万辆,同比增加33.04%。
然而,在行业分析人士看来,这份漂亮的财务数据“有利好更有利空”。一方面,收入增长幅度仍显著快于利润增长幅度,意味着比亚迪还处于扩大规模的阶段,而没有到达兑现利润和价值的阶段。另一方面,净利润率只有4.17%,但同时,研发投入半年达到309亿元,这个数字正好是净利润的2倍,研发效率存疑,且有“浪费的极大可能”。
汇丰在最近发布的一份深度研究报告中指出,比亚迪刚经历了一轮明显的盈利收缩,核心原因有两个:一是消费低迷期定价疲软,渠道补贴增加;二是公司自行承担了部分自动驾驶技术的新增成本。基于国内销量的短期压力,汇丰下调了比亚迪的盈利预期:2025-2027年净利润预期平均下调20%,对应销量预期从540万、650万、760万辆,调整为480万、560万、610万辆。
尽管比亚迪面临诸多挑战,但A股市场上的比亚迪概念股却表现抢眼。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收盘,A股比亚迪概念一共有632家上市公司。从二级市场表现看,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过100%的一共有73家上市公司。其中,横河精密、思泉新材、ST华通、东杰智能、开特股份、恒勃股份、新坐标、豪恩汽电、奇德新材、安培龙、杰普特、华丰科技、戈碧迦、利元亨、福赛科技、汉威科技、卧龙电驱、德福科技18家公司股价涨幅超过200%。
以横河精密为例,该股今日再度涨停板,近一年涨停9次。据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7月28日机构调研,公司精密模具及精密零组件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电、汽车智能座舱、大型汽车轻量化内外饰等领域,并已成功开发多款谐波减速器、扫地机器人减速箱等产品,相关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智能家电和汽车零部件领域。上半年,横河精密实现营收4.56亿元、同比增长34.15%,归母净利润2701.61万元、同比增长79.04%,盈利改善明显。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持续放量,与比亚迪、吉利、上汽大众等主机厂及延锋、华为等头部零部件客户合作深化,成为主要增长引擎。此外,公司PEEK材料产品已批量用于智能家电和汽车零部件的3D涡扇、齿轮等,具备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