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政坛与民间掀起了一场针对印度移民的强烈反制行动,而这一切的导火索,竟是特朗普政府推出的一项签证新规。这场风波不仅让印度赴美打工人陷入困境,更暴露了美印之间长期存在的经济与文化矛盾。
机票抢购战:美国民间组织的“堵塞厕所”行动
美国民间组织发起了一场名为“堵塞厕所”的特殊运动,这里的“厕所”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卫生间,而是指印度飞往美国的航班。大量美国人涌入机票预订网站,疯狂抢购印度至美国的机票,但抢到后却不付款,而是等待30分钟订单自动取消后继续抢购。这种循环抢票的行为导致印度飞美航班座位长期被锁定,真正有需要的印度旅客根本无法购票。
为何美国人会采取如此极端的行动?根源在于他们对印度移民长期占据美国职场的不满。这种情绪在特朗普推出签证新规后彻底爆发。
H1B签证新规:从几千到10万美元的天价门槛
9月20日,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将H1B签证的申请费用从几千美元大幅提高至10万美元。这一政策直接针对技术人才,尤其是美国科技公司中的外籍员工。许多科技公司因此陷入恐慌,紧急通知在国外休假的外籍员工尽快返回美国,以免签证到期后无法续签。
H1B签证是印度人赴美工作的重要通道,70%以上的H1B签证持有者均为印度人。新规出台后,印度赴美打工人瞬间从高科技人才沦为“H1B难民”,许多人被迫滞留机场,甚至只能靠方便面充饥。
印度人在美“占山为王”:科技圈与底层岗位的双重冲击
印度人在美国职场的影响力早已引发争议。从微软到谷歌,从IBM到美光科技,CEO职位几乎被印度裔垄断,硅谷每三名工程师中就有一名来自印度。印度人通过抱团、内部推荐和外包公司批量输送等方式,形成了一个封闭的职场生态,外人难以插入。
不仅如此,印度人还通过H1B签证将全家搬至美国,抢占底层工作岗位。以弗里斯科为例,本世纪初印度裔人口仅占2.5%,如今已飙升至32%。大量印度人聚集美国,将教堂改为寺庙,体育馆变为瑜伽馆,引发了美国人对文化入侵的担忧。电台主持人迈克尔·萨维奇甚至公开表示,印度人不是在融入美国,而是在用“咖喱味”重塑美国。
特朗普的算盘:关税谈判与中期选举的双重考量
特朗普此时推出签证新规,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与经济考量。
首先,这一政策直指印度的经济软肋。印度常年贸易逆差,海外侨汇是其赚取外汇的重要手段。2025财年,印度海外侨汇收入高达1354亿美元,占外汇储备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果侨汇受到大规模影响,印度可能爆发债务危机。此外,印度班加罗尔的IT服务业也依赖海外关系,若印度人在美职场受挫,班加罗尔的IT外包商将失去订单,印度外汇的另一条支柱也将崩塌。
其次,特朗普此举也是为了迎合美国底层的反印情绪,为明年的中期选举做准备。尽管美国媒体批评这一政策会切断美国引进技术人才的通道,导致在科技竞赛中落后中国,但从“堵塞厕所”运动可以看出,特朗普成功迎合了部分底层民众的需求。
美印矛盾升级:莫迪如何接招?
特朗普的签证新规不仅引发了美国民间的强烈反制,更让美印关系陷入紧张。随着美印关税新一轮谈判的临近,特朗普此时祭出杀手锏,显然是在向莫迪政府施压。而印度能否承受这一政策带来的经济冲击,莫迪又将如何应对,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这场由签证新规引发的风波,不仅暴露了美印之间长期存在的经济与文化矛盾,更让印度赴美打工人成为了政治博弈的牺牲品。未来,美印关系将走向何方,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