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周子荑)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国庆中秋长假中,全国楼市整体呈现平淡态势,新房与二手房市场同比均出现降温。这一现象背后,是消费者购房态度趋于谨慎、假期出游人数激增以及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的综合影响。不过,部分核心城市项目在政策红利与开发商促销推动下仍表现出较强韧性。业内普遍预期,第四季度楼市成交有望好于第三季度。
图:10月1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某新楼盘售楼处,购房者利用假期看房(图片由CNSPHOTO提供)
“今年国庆期间门店带看量和成交量与平时差不多。”北京市丰台区某链家门店经纪人刘利(化名)透露,其所在门店假期日均带看量约三四拨,成交两三套,与平日持平。西城区经纪人李炎(化名)则指出,当前客户观望情绪浓厚,即使看房也以议价为主,市场仍处于买方主导阶段。
数据显示,10月1日—3日北京链家多数门店放假,仅留值班人员,带看量显著减少。假期中后期虽有所回升,但受阴雨天气影响,后两日带看量再次走低。李炎认为,这与大量居民选择出游或返乡探亲密切相关。据文化和旅游部测算,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国内出游达8.88亿人次,较去年增加1.23亿人次,线下看房需求受到明显压制。
不过,北京8月发布的楼市新政已显现效果。刘利表示,9月楼市表现较7—8月有所回暖,国庆假期虽未现“银十”火热场景,但与9月水平基本持平。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显示,国庆期间北京二手房日均网签数同比实现增长,在重点8城中表现突出。
从整体数据看,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楼市延续调整态势。麟评研究院监测的14个重点城市中,新房日均成交量为449套,较去年国庆假期下降27.2%。分城市看,仅北京、青岛、杭州3城日均成交量同比上涨,其余11城均呈下降趋势。
二手房市场表现类似。重点8城日均成交量为239套,较去年国庆假期下跌38%,但较2023年上涨16.4%。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相比去年9月楼市成交活跃期,今年国庆假期市场热度明显不足,当前楼市仍处于企稳阶段,需更多政策支持以维护市场稳定。中指研究院报告也认为,受去年国庆政策带动市场明显好转的影响,今年同期市场热度有所下滑。
尽管整体市场平淡,但部分核心城市项目在政策与促销双重推动下热度回升。中指研究院报告显示,9月底开发商推盘节奏加快,叠加国庆假期房企加大促销力度,推出特价房源、赠送车位、家装补贴等营销活动,核心城市或优质项目交易量较节前有所增长。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今年国庆楼市呈现三大特征:一是政策红利与开发商促销共同推动交易,如公积金政策带动刚需购房;二是区域与个盘分化加剧,中心区、次中心区因供地效率高且“好房子”新规推动,销售表现较好;三是产品力强的新盘若定价合理,仍能获得不错交易量。
具体案例中,美的置业通过“美家生活节”策略实现国庆假期卖房总销售额16亿元;越秀地产北京香山樾项目假期来访214组,成交4套,成交额达1.04亿元,成为板块销冠;广州琶洲南TOD项目10月3日单日业绩超2亿元。
展望第四季度,楼市表现有望好转。麟评研究院报告指出,当前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信心修复需政策支持与经济基本面改善双重助力。张大伟认为,核心城市因新增供应增加和需求坚实,“好城市+好房子”仍具市场机会;而三四线城市需面对人口外流与库存高企压力,调整周期可能延长。
中指研究院报告预测,新房方面,上半年头部房企在核心城市获取的优质地块有望在第四季度入市,新增供应将对新房销售形成支撑,预计“银十”市场将延续分化态势。二手房方面,9月重点城市成交量已显著回升,10月交易活跃度将继续温和回升,但“以价换量”态势短期难改。
李宇嘉分析,第四季度是楼市交易旺季,开发商为冲刺全年业绩,将在优质房源供应和促销政策上加大力度;同时,各地近期积极推进房票安置、购房补贴、公积金提取用途拓展等政策,预计第四季度楼市交易将明显好于第三季度,全年呈现“前高、中低、后翘尾”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