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从亚马逊“充电宝一哥”到负债99亿赴港融资,安克创新的全球化战略能否借港股“东风”化解现金流危机?
1. 业绩增长与隐忧并存:营收突破210亿,现金流却告负
2. 召回事件冲击:全球召回超238万台产品,直接成本预估超4亿元
3. 渠道依赖风险:亚马逊营收占比近50%,平台政策变化或成致命变量
作为跨境品牌的标杆企业,安克创新从亚马逊平台上的一条充电线起家,2013年便斩获充电品类销售冠军,成为“充电宝一哥”。此后,公司通过深交所上市、拓展储能系统、扫地机器人等业务,喊出“打造全球技术品牌”的口号。然而,2025年的一纸港股IPO公告,却暴露了这家明星企业背后的资金链隐忧。
2025年11月,安克创新董事会审议通过赴港上市决议,宣称将“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推进全球化战略”。但就在此前不久,公司因大规模召回充电宝事件陷入舆论漩涡——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8.65亿元,存货激增90.11%,总负债攀升至99.13亿元。这一系列数据,让市场对其IPO动机产生质疑。
今年7月,安克创新曾公告称“研究香港资本市场股权融资”,彼时路透社等媒体报道其计划2026年集资5亿美元(约39亿港元)。然而,从“研究”到“决议通过”仅用时四个月,效率之高引发关注。在召回事件与财务指标波动的双重压力下,安克创新能否顺利登陆港交所?
01 现金流从历史高点骤跌,负债率翻倍攀升
自2020年上市以来,安克创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始终为正,2024年末更达24.75亿元历史峰值。但2025年画风突变:前两个季度分别净流出2.88亿元、8.45亿元,第三季度虽短暂转正至2.67亿元,前三季度整体仍净流出8.65亿元,同比下滑152.38%。这一数据,甚至超过2021年前三季度净流出的规模。

图源:东方choice数据
营收与现金流的“背离”成为最大谜团。2025年前三季度,安克创新营收同比增长27.79%至210.2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31.34%至19.33亿元。公司解释称,现金流恶化主要因提前备货支付现金及职工薪酬增加。财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存货金额达61.47亿元,较2024年末激增90.11%;应付职工薪酬8.96亿元,同比下降34.92%。
但市场更关注另一重冲击——充电宝召回事件。今年6月,安克创新因电芯供应商私自更改核心材料,召回71.3万件充电宝;10月,日本子公司再召回41万台移动电源及超10万台蓝牙音箱,此前已引发41起火灾事故。据《南方都市报》统计,2025年以来公司全球召回总量超238万台,直接成本预估在4.32亿至5.57亿元之间。日本相关部门甚至发出行政指导,要求全面排查锂离子电池类产品。
尽管安克创新在半年报中计提1.3亿元产品质量保证金及2.38亿元存货跌价准备,但历史召回记录显示,损失或持续发酵。2019年至今,其在日累计召回产品超百万件,质量管控漏洞暴露无遗。
02 营收增长背后的负债与渠道依赖
若仅看营收数据,安克创新堪称消费电子行业的“优等生”: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10.19亿元,归母净利润19.33亿元,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仍保持19.88%增长。然而,利润与现金流的“剪刀差”、营收与负债的“倒挂”现象,却揭示出深层危机。
短短五年间,安克创新总负债从2020年上市时的15.19亿元飙升至2025年三季度的99.13亿元,资产负债率从21.75%翻倍至49.52%。新增负债部分投向储能、机器人等新业务,但这些“大故事”尚未实现盈利——部分品类连续多年亏损,公司不得不回归充电设备、储能等成熟赛道。

图源:公司财报
更严峻的是渠道依赖风险。2025年,安克创新来自亚马逊的收入达64.29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近50%;2024年全年,这一比例更高达54.3%。平台政策变化、FBA及广告成本上涨、地缘政治风险,均可能对其收入造成冲击。若遭遇“封号”等极端情况,公司现金流能否支撑债务兑付与运营支出?
03 阳萌的“多品类梦”与港股上市的双重考验
2011年,湖南人阳萌在深圳创立安克创新,凭借跨境电商出口红利与智能手机普及浪潮,迅速崛起为出海品牌代表。如今,他的野心已从“卖配件”扩展至便携储能、家用储能、光伏系统、扫地机器人、打印机、蓝牙音箱、人形机器人等数十个品类,甚至喊出“成为宝洁和TI那样在几十个品类成功的公司”的口号。

图源:公司财报
然而,多品类战略正带来巨大挑战。机器人事业部两年内重组两次,多位核心负责人离职,研发进度受阻;储能业务虽增长迅猛(2024年营收30.2亿元,同比增184%),但高研发、高渠道成本、高售后支出及北美欧洲市场的高认证要求,迫使公司持续投入巨额资金。
安克创新表示,港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升品牌形象及补充运营资金。但令人关注的是,在负债率走高、库存激增、现金流告负的背景下,公司2025年上半年仍计划派发现金股利3.75亿元,实控人阳萌夫妇可分走约1.78亿元分红。这一举动,无疑加剧了市场对其资金链的担忧。
港股上市或许能缓解短期资金压力,但无法解决长期问题。硬件行业的品牌信誉损伤具有滞后性,召回事件虽短期影响财务数据,长期却可能削弱用户信任、抬高渠道谈判成本。安克创新若想真正成为全球品牌,必须补上质量体系、供应链管控及现金流管理这三门“必修课”——这,远非一个IPO故事所能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