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快手Q3财报:AI驱动营收增长14.2%,商业化加速迈向新阶段

时间:2025-11-21 23:00:30 来源:Daily每日财报 作者:Daily每日财报


可灵AI在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预计全年收入将达到1.4亿美元(约1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制定的6000万美元目标提升超过100%,商业化进程显著加速。

文/每日财报 风车车

在短视频行业,快手的标签正从“老铁”转向“AI”。随着市场需求的释放与国家战略的赋能,人工智能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黄金阶段。中国AI企业加速布局,快手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成为AI业务规模化落地的典型案例。从可灵AI商业化到AI驱动的营销与电商提效,快手的AI战略正从技术投入转向价值兑现。

AI是趋势,但快手的路径有何不同?答案藏在财报的细节里。

三季度财报亮眼:快手迎来战略红利兑付期

快手Q3财报呈现两大特征:稳健增长与基础夯实。业绩与市场信心共振,标志着其长期布局的战略红利进入集中兑付期。

从2025年11月发布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看,快手各项核心指标均保持稳健增长。总营收同比增长14.2%至356亿元,核心商业收入(含线上营销服务与电商服务)同比增长19.2%,成为拉动业绩的核心动力。这一增速显著跑赢整体营收,反映出AI战略对业务结构的优化效果。


盈利能力方面,快手本季度实现经营利润53亿元,同比增长69.9%;经调整净利润50亿元,同比增长26.3%,经调整净利率提升至14%。毛利率维持在54.7%,同比微增0.4个百分点,反映出高附加值业务占比的提升。现金流层面,经营现金流净额保持在50亿至60亿元区间,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等价物约123亿元,加上短期投资后总现金储备超200亿元,为技术研发与业务扩张提供了充足保障。

在互联网行业,财报的亮眼表现离不开用户规模与粘性的支撑。快手的用户数据为其商业变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季度,快手应用平均日活跃用户数达4.16亿,连续三个季度创历史新高;平均月活跃用户增至7.31亿,用户基数持续扩大。社区互动氛围进一步增强,双关用户(日常互相关注并产生互动的用户群体)的日均私信渗透率同比提升超3%,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到126.8分钟。平台流量稳定性与用户忠诚度持续巩固,为商业价值的释放提供了土壤。

凭借独特的社区生态与用户关系链,快手在短视频竞争中构建了差异化竞争力,为后续增长奠定了基础。

业绩发布前夕,多家机构已释放乐观预期。花旗、大和证券、杰富瑞等机构纷纷上调目标价,其中杰富瑞将目标价提升至106港元,星展指出快手是中国互联网中最具AI变现潜力的标的之一,当前2026年12倍左右的P/E估值显著低于其增长路径。

“内化AI能力”:释放AI生产力的核心路径

《每日财报》观察到,快手Q3业绩的稳健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AI技术在全业务链路的深度渗透。从内容理解到推荐分发,从投放决策到商家经营,AI技术推动了细分业务的均衡发展,优化了多元变现结构。

公开资料显示,线上营销服务作为第一大收入来源,本季度实现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14%,收入占比约55.8%;直播业务收入96亿元,占比约29.3%;以电商佣金和可灵AI为主的其他业务收入占比约14.9%,成为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

AI带来的业务驱动增长是行业共识,但差异在于:是短期捞取增量红利,还是打造长期主义能力?快手的选择是后者。

快手通过搭建贯穿内容、营销、电商全链路的AI底层基础设施,实现了从内容理解、推荐分发到投放决策、商家经营等关键环节的全面提效。技术投入转化为业务增长与效率提升的案例,在电商、营销等核心场景中屡见不鲜。

例如,电商业务的增长动能来自AI技术的深度赋能。第三季度,快手电商GMV同比增长15.2%至3850亿元,其中泛货架电商GMV占比超过32%,成为与内容场并驾齐驱的第二增长曲线。在电商搜索环节,端到端生成式检索架构OneSearch打破传统逻辑,能够更精准地理解用户意图并匹配商品,带动商城搜索订单量提升近5%;OneRec在电商场景的应用,为商城信息流带来GMV高单位数增长。

在内容分发与用户体验优化方面,端到端生成式推荐大模型OneRec发挥了核心作用。该模型能够更精准地挖掘用户兴趣与内容之间的关联,在提升内容匹配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计算成本。用户停留时长与活跃度自然提升,平台运营成本得以优化,形成了商业效率与用户体验的良性循环。这一技术不仅在内容生态中成熟应用,还持续向商业场景拓展,为全平台效率提升提供了底层支撑。

线上营销服务的增长,离不开AI技术对投放效率的优化。生成式强化学习出价模型G4RL通过学习海量广告主投放行为和用户反馈,实现了营销竞价从单步决策向长程规划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广告主投放ROI。OneRec与G4RL共同为国内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带来了约4%—5%的增量,成为广告业务增长的重要推手。

释放AI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快手对工具化产品矩阵的打造。这些工具不仅服务用户,更赋能商家。

产品侧,外循环的UAX全自动投放产品消耗渗透率已超过70%,帮助中小客户实现高效增量触达;内循环的全站推广产品在素材供给、优质素材追投等维度持续升级,提升了电商商家的曝光与转化效率。此外,AIGC视频素材、数字人等工具降低了营销素材制作门槛和成本,本季度由AIGC营销素材带来的线上营销消耗金额已超过30亿元,成为广告业务新的增长亮点。

对商家而言,AI工具的普及显著降低了经营门槛、提升了运营效率。AI图生视频功能可让商家一键生成符合调性的短视频并发布,目前已服务超商家。“双十一”大促期间,很多商家通过该功能发布挂车AI图生视频,带动日均GMV持续增长。

AI技术的内化应用,不仅实现了各业务板块的单点突破,更形成了协同效应,推动快手从“流量平台”向“效率平台”转型。数据显示,AI技术对广告转化效率、电商运营效率、内容分发效率的提升均已形成量化成果,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投入:AI重塑一家“新快手”

AI的本质是持续迭代的技术演化过程,投入与长期主义是推动其从初现效应走向规模化的关键。对快手而言,AI在核心业务中的内化应用是“增效引擎”,而可灵AI的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则标志着其从“内容平台”向“AI商业生态”转型的深度跨越。

长期以来,快手在AI领域的持续投入,不仅重塑了核心业务的增长逻辑,更培育出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AI产品。自2024年6月发布以来,可灵AI累计完成超30次迭代,全球用户规模突破4500万,累计生成超2亿个视频和4亿张图片,为2万余家企业客户提供API服务,覆盖广告营销、影视动画、游戏制作等多元行业。

第三季度,可灵AI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快手科技首席财务官金秉在业绩会上披露,其年度营收目标已从年初制定的6000万美元(约4.3亿元人民币)提升至1.4亿美元(约10亿元人民币),商业化进程显著加速。

快手负责人表示,在可灵收入增长与AI业务整体进展超预期的背景下,公司正在不断追加算力投入。鉴于用户对视频生成模型的需求持续增强,快手已多次扩充可灵在推理侧的算力;同时随着模型加速迭代,公司也开始提升训练算力,以保持可灵在技术上的前沿性和竞争力。

他进一步指出,除可灵本身外,公司在其他AI业务赋能方面也同步增加了相关资本开支。综合来看,公司预计2025年集团整体Capex支出将较去年实现中高双位数的同比增长。

在费用端,快手近期在AI技术人才的吸引与保留上增加了一定投入,但这部分费用整体仍然相对可控。尽管Capex与部分费用投入有所增加,快手依旧可以很好平衡投入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短期来看,AI技术对核心业务的效率提升仍有持续释放空间,可灵AI的商业化加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增量;长期来看,快手在视频生成领域的技术壁垒、全球化的创作者生态,以及AI与多元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能力,将构成其长期竞争优势。

随着AI工具在业务链路的渗透率持续提升,以及可灵AI商业化的进一步推进,快手的“AI战略兑现期”将释放更大增长能量。

即便市场竞争加剧、业内不少AI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销售费用率高企等潜在风险仍需关注,但总体而言,快手已成功走出一条“技术投入-效率提升-业绩增长”的良性循环道路,将新快手塑造为AI为基础的平台,大概率也是确定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