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净利润激增1200%!牧原股份:中国猪业巨头如何逆袭成财大气粗的领跑者

时间:2025-09-23 10:03:10 来源:飞鲸投研 作者:飞鲸投研



全球每消费10头猪,就有一头来自同一家养殖场——牧原股份。

十年间,牧原股份从一家地方性养殖企业,成长为全球生猪养殖的领军者。2014年,其营业收入仅26亿元,净利润8000万元;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跃升至1379亿元营收、179亿元净利润。2025年上半年,公司更是实现净利润105.3亿元,同比增长1169.77%,展现出惊人的盈利能力。



这一成绩意味着什么?

在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2024年能同时实现营收超1000亿元、净利润超100亿元的,仅有77家。剔除银行、央企等特殊行业后,能与牧原股份比肩的,仅有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等少数巨头。牧原股份,正以“猪茅”的姿态,重塑行业格局。

牧原股份的赚钱逻辑:从猪价红利到规模壁垒

牧原股份的崛起,始于2019年前后的生猪价格暴涨。当时,生猪成交均价一度突破41.5元/公斤,公司净利润在2019年、2020年分别同比增长1075%、349%。但牧原股份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抓住机遇,通过大规模资本开支(2019-2023年累计1402亿元)迅速扩张,构建起抵御行业周期的能力。



2024年,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达7160.2万头,全球市占率提升至10.2%。这一规模优势,使其在猪价下行期仍能保持盈利。2025年上半年,尽管生猪价格稳定在13-14元/公斤,公司仍通过摊销成本,实现每头商品猪223.8元的净利润。

降本增效:牧原股份的两大核心策略

牧原股份的盈利能力,源于其持续降本的能力。2025年以来,公司生猪养殖成本逐月下降,从年初的13.1元/公斤降至6月的12.1元/公斤,目标全年平均成本降至12元/公斤。这一水平显著低于同行:温氏股份12.6元/公斤(2025年2月)、新希望13元/公斤(2025年4月)、立华股份13元/公斤(2025年3月)。

牧原股份的降本路径主要有两条:

1. 智能化转型: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26.68亿元,重点发展智能养殖设备、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及数字化管理平台,显著降低养殖成本。

2. 全产业链协同:公司不仅养殖生猪,还延伸至屠宰肉食业务。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实现营收193.45亿元,占总营收的25.3%,实现了“一头猪价值最大化”。



未来展望:猪周期下行,牧原股份如何持续盈利?

尽管2025年上半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4043万头(高于39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且“二次育肥”行为导致市场供给增加,猪价可能进一步微降,但牧原股份的规模优势仍使其处于盈利第一梯队。

此外,公司通过长协订单(2025年上半年合同负债55.07亿元)锁定了大型农批市场、商超和食品加工企业等客户,保障了预期收入。更值得关注的是,牧原股份已正式启动赴港上市进程,旨在拓展国际融资渠道、分散国内猪周期风险,并开拓海外新增市场。



国际化战略:牧原股份的新增长极

赴港上市不仅是融资手段,更是牧原股份全球化布局的关键一步。通过海外新增市场,公司可有效分散国内猪周期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逐步释放产能,增强现金流入能力。同时,海外业务有望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为企业长期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结语:牧原股份的十年,养猪养出了新高度

从地方养殖场到全球猪业巨头,牧原股份用十年时间,将养猪这件事玩出了新花样。如果国际融资渠道顺利打通,这家“猪王”或许真能走出一条更稳、更远的路,开启属于它的时代。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