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交通工具的普及,电动摩托车(电摩)与电动自行车的区分问题常引发消费者困惑。尽管两者外观日趋相似,但本质差异显著:电摩最低设计时速需超过50km/h,属于机动车范畴,需持驾驶证行驶;而电动自行车时速上限为25km/h,归类为非机动车。
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2024年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报告》数据,2024年全国电摩累计销量达346.66万辆,形成可观市场规模。不过,与同期燃油摩托车1645.62万辆的销量相比,电摩市场仍有巨大成长空间。在严格标准下,哪些企业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
作为国内电动车行业首家A股主板上市公司,江苏新日凭借无锡产业基地优势,以1.9%的市场份额跻身前十。这家1999年成立的企业,展现了传统电动自行车厂商向电摩领域的成功转型。
重庆宗申在完成对隆鑫摩托控股后,成为国内最大燃油摩托集团。在电动化进程中,宗申以2.2%的份额成为唯一入围的传统摩企,彰显其战略转型成效。
来自江苏徐州的金彭车业,以2.7%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八。这家企业依托长三角产业集群优势,在电动摩托车领域持续发力。
天津作为中国自行车工业摇篮,孕育了小刀等知名品牌。2024年小刀以2.9%的份额进入行业前七,展现京津冀地区电摩产业实力。
浙江台州的立马车业,凭借长三角地区完善的摩托车制造产业链,以3.2%的份额成为第六大品牌。该地区同时聚集了新大洲本田、春风动力等知名企业。
1997年成立的浙江绿源,以3.3%的份额位居第五。这家老牌企业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在电摩市场保持竞争力。
作为互联网电动车品牌代表,九号公司自2019年发布产品以来发展迅猛。2024年以6.2%的份额跃居第四,展现新势力品牌的崛起速度。
2024年电摩市场前三强占据超30%份额,形成明显头部效应:
深圳台铃作为广东唯一入围企业,以10.7%的份额位列第三。其产品在南方市场具有较高认可度。
天津爱玛与小刀共同构成京津冀电摩双雄。2024年爱玛以11.3%的份额位居次席,商丘生产基地为其提供重要产能支持。
无锡雅迪以18.7%的绝对优势领跑行业,较第二名爱玛高出7个百分点。作为全球电动自行车销量八连冠企业,雅迪累计销量已突破1亿台,展现强大品牌实力。
十大电摩品牌合计占据63.1%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有待提升。从地域分布看,江苏、浙江、天津构成核心产业带,北京、广东、重庆各有1家入围。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燃油摩托企业中仅宗申积极转型,多数摩企因燃油车市场体量庞大而缺乏电动化动力。
(数据来源:中国摩托车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