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黑土种红粱,粮心育清香:汾酒“第一车间”扎根吉林梨树县!
金秋九月,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迎来高粱丰收季。近十万亩高粱田如红色海洋,穗浪翻涌间尽显北纬43度黑土地的丰饶。这片被称作“耕地中大熊猫”的沃野,正以最炽热的色彩回应自然的馈赠,也见证着汾酒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9月16日,2025“走进汾酒第一车间”活动在梨树县启动。这是汾酒继新疆奇台基地之行后,再度开启的原粮溯源之旅。专家学者、行业代表深入田间,通过“风与穗的低语”感受从一粒粮到一滴酒的品质升华。
黑土地种出的清香:追踪汾酒“原生家庭”!
为何汾酒将原粮基地选址梨树县?答案藏在这片土地的生态密码中。作为世界四大黑土地之一的松辽平原腹地,梨树县享有“东北粮仓”美誉。肥沃的黑土、显著的昼夜温差,为高粱生长提供了天然温床。这里产出的高粱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高,直接提升了出酒率与酒体品质。
十余年前,汾酒便将梨树县纳入东北高粱版图,构建起“好粮酿好酒”的品质源头。活动中,专家们席地而坐,围绕“粮心品质”展开深度对话。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旗指出,高粱的涩味源于单宁,而单宁在发酵中可转化为醛类、醇类等香味物质,这正是酒体香气丰富的关键。汾酒选用的“粳高粱”支链淀粉含量高、籽粒大、壳薄,更易破碎发酵,完美契合清香型白酒工艺需求。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总工程师韩英进一步揭示全链条品控体系:从优选土地、科学育种,到规范种植、智能仓储,汾酒构建了“从种到收、从储到用”的闭环管理。通过气象数据、土壤信息自动收集系统,实现数字化农业管理,确保原粮品质持续提升。
漫长“粮心”征程:汾酒在田间地头交出时代答卷
自2009年起,汾酒率先将粮食基地建设纳入战略规划,历经十余年投入,已形成覆盖山西、吉林、甘肃、内蒙古等地的150余万亩原粮基地,并创新“土地一备案+五统一”管理模式。这一布局不仅筑牢品质根基,更开创了白酒行业品质溯源新范式。
与此同时,汾酒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高粱种植产值远超普通作物,直接带动地方农业经济与农民增收。2023年,汾酒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实现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
为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汾酒自2021年起连续五年举办“走进汾酒第一车间”活动。知酒传媒创始人向宁表示,通过基地建设将原料品质可视化,增强了消费者信任,让“一方水土出一方好粮”的认知深入人心。
从一粒种子到一杯美酒,汾酒的“粮心”之路映照着从源头起笔、以品质筑基的格局。五年不是终点,而是中国白酒迈向更高品质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