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百亿私募大佬林园‘被迫’入场科技股,A股投资逻辑生变?

时间:2025-09-26 20:17:18 来源:深蓝财经 作者:深蓝财经

来源丨深蓝财经

撰文丨王鑫

风格切换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金白银的投票结果。当‘老登’概念股遭遇群嘲,当价值投资代表林园也‘被动’买入科技股,A股市场的底层逻辑是否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一场新旧势力的投资理念交锋

‘坚决不碰科技股’的林园,最终还是向市场规则妥协了。

在凤凰网财经论坛上,这位深圳市林园投资董事长被主持人尖锐提问:‘您此前多次表示‘坚决不碰科技股’,为何现在还是买入了?’尽管他解释这是‘被动配置’,仅为满足科创板打新市值要求,甚至坦言‘买了就后悔,折腾得睡不着觉’,但这一行为本身已极具象征意义。


图片来源:凤凰网财经报道截图

作为A股价值投资的标志性人物,林园常年满仓操作,专注投资‘成瘾性、垄断性’的消费与医药龙头。他的投资哲学简单而坚定:只投那些‘不被世界改变’的公司。在他看来,科技股变化太快、确定性太低,始终不属于他的能力圈范围。

然而市场规则在2024年10月发生了关键变化。私募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科创板网下打新,必须持有至少600万元的科创板流通市值。这一规定迫使林园不得不调整策略,‘这不是我主动拥抱变化,而是变化找上了我。’

与此同时,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刘纪鹏在新浪财经专访中直言:‘中国的发展也要靠高科技,你就不能再老买白酒了吧。’他呼吁传统投资者认清大势,资本市场必须拥抱高科技,‘美国的七姊妹里可没有白酒。’不过他也承认,投资高科技必然伴随高风险,建议投资者在高科技领域内部精挑细选,理性参与。


两位专家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被动适应市场规则,一个是主动呼吁产业转型,却共同指向同一个趋势——资金正从传统消费、金融、地产等‘老登’板块,向科技、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新经济’领域加速迁徙。

投资选择不应成为道德审判

寒武纪股价一度超越茅台,宁德时代市值登顶A股,这些市场现象背后,是资金对‘新故事’的狂热追逐。科技股是否存在泡沫?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但林园指出:‘泡沫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适当的泡沫有利于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AI革命、能源转型、算力基建等领域需要资本前置投入,需要市场给予高估值来激励创新,‘没有泡沫,就没有创新溢价。’

反观白酒板块,作为‘老登股’的典型代表,其商业模式具有显著优势:成瘾性消费、高毛利率、稳定现金流、极高品牌壁垒。过去二十多年,白酒板块为投资者创造了丰厚回报,即便近期阶段性跑输市场,其长期投资价值并未消失。


有网友评论一针见血:‘振兴中国靠科技,我举双手赞成。但投资归投资,我们是来市场赚钱的,别动不动就道德绑架。’这句话道出了投资本质:资源配置不应成为情怀站队。投资者可以因为看好科技未来而买入,也可以因为信任白酒盈利模式而持有,两者并不矛盾。

真正的投资智慧在于认知变现。那些没有自己能力圈,无脑跟随市场标签进行投资的‘伪老登’,才真正缺乏理性思考能力。就像林园虽然被动配置了科技股,但依然坚守‘买了不卖’的长期主义,继续在消费和医药领域寻找确定性,这种‘痛苦’恰恰体现了他对能力圈的清晰认知。

谁在主导市场定价权?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基金经理群体的‘年轻化’趋势。财联社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公募基金经理总数突破4000人,其中投资年限低于3年的多达1491人,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而12年以上的资深基金经理仅有224人,占比不足6%。

这批新生代基金经理没有历史包袱,对新兴行业敏感度高,操作灵活。今年以来收益超100%的主动权益基金中,近三分之二由投资年限不足5年的基金经理管理。他们敢于给AI、半导体、机器人等高估值赛道定价,也愿意为‘新故事’买单,这正是科技股能够持续上涨的重要推动力。

相比之下,电力、交通、煤炭、地产等传统行业虽然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却鲜有资金关注。不是这些行业没有投资价值,而是在当前市场叙事中,它们缺乏足够的‘想象力’。刘纪鹏教授指出:‘股市不仅是经济晴雨表,更是发展发动机。’这句话揭示了当前市场的核心逻辑——资本市场正在主动引导资源流向国家战略支持的领域。

这场深刻变局表明:A股市场正在从‘旧经济’主导转向‘新经济’驱动。这并不意味着白酒、银行、地产等传统行业失去价值,而是说明过去一年中,资本市场的超额收益更多来自代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领域。

对于投资者而言,不必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白酒有白酒的稳健,科技有科技的弹性。资产涨跌背后,最大的风险不是选错赛道,而是拒绝理解市场周期的本质。

深蓝财经新媒体集群发源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已有15年历史,是国内知名财经新媒体,旗下账号关注中国最具价值公司、前沿行业发展、新兴区域经济,为投资者、上市公司高管、中产阶级提供价值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