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中国汽车25年“抄袭”简史

时间:2025-09-30 12:09:54 来源:财视传播 作者:财视传播

中国汽车发展从“缺技术、少资金、无品牌”的初级阶段发展至今,已然是达到了新的高度。自2000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2000年时的中国汽车产量还不足200万辆;但到了2009年,中国汽车以产销1379.10万辆、1364.48万辆的成绩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到了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更是首次突破3000万辆 “门槛”。

这条路,中国走得很快,但也走得很急,为了赶超进度,学习和借鉴在所难免。

自主品牌“抄袭”起家

聊起车圈的“抄袭”,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某泰,从诞生到陷入困境,一直“抄”得乐此不疲。


图源:汽车专业网


回顾中国汽车发展史,某泰其实不算什么,那些如今“混”得风生水起的国产车品牌几乎都是靠“抄袭”起家。


图源:评论区截图

早些年,某迪的创始人就曾表示:“汽车95%都是相同的,有5%的不同就算不上抄袭了。”彼时,某迪就靠这一战略一直在“借鉴”。

2003年,某迪收购了一家汽车制造厂,正式进入汽车行业。福莱尔就是这家制造厂研发的车型,某迪在收购后对其直接进行了生产和销售。据“萝卜报告”表示:“这款车本质上就是铃木奥拓的换壳车型。”


图源:萝卜报告


在积累了一些经验后,某迪在2005年正式推出了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第一款车型。然而,该车型在外观、内饰,甚至是底盘结构的设计上都几乎复制了同时期的丰田花冠;该车型的发动机也是使用了来自东安三菱的4G18 1.6L自吸发动机。


图源:萝卜报告、二手车杂家、百科


从这款车开始,某迪的借鉴丰田之路就开始了。2008年,再次借鉴丰田Aygo推出了一款车型,凭借3.69万起的售价,迅速打入年轻人市场。2009年,某迪推出首款MPV车型,从外观来看像极了丰田普瑞维亚。


图源:萝卜报告、小明车行


同年推出的另一款车型,在外观设计方面也明显和奔驰CLK的风格相似。


图源:视频截图


某利在早年间也在“抄袭”车型。1994年,创始人拆了第一辆奔驰车,后来又跑到一汽,把红旗的底盘、发动机、变速箱等买回来研究,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汽车就是:一个发动机+四个轮子+两张沙发。


图源:自动车研社、一念车行


由于奔驰与红旗这两辆车的关键尺寸非常相近,于是某利的第一款车型就混合着奔驰和红旗的特征诞生了,从外形上来看,像极了奔驰第七代E级轿车W210。不过,这款车型因为各种问题最终没能量产上市。

在2002年,某利推出了一款车型,其名字的由来非常有趣,当时的两大竞争对手分别是夏利和赛欧,而优利欧则是在简单直接的告诉大家,这款车要“优于夏利和赛欧”。


图源:汽车经纬网、南开档案


总的来说某利的外观“抄袭”不算多,但是一出手就办大事。2003年某利上市了一款酷似丰田第四代Supra的跑车车型。这款车型也算是中国“土味跑车史”的开篇之作,很快,中国龙、中华酷宝,东方轿跑,等一批中国式跑车横空出世。不过,缺乏核心技术终究是经受不住市场考验,很快这些车型便被抛弃在了历史长河中,该车型也于2009年停产。


图源:萝卜报告、耍娃儿的拍车相册


此外,某利最具代表性的“抄袭”莫过于这台XE。从外观上看,几乎照搬了超豪华品牌劳斯莱斯。2008年北京车展上作为概念车首次亮相时就震惊了全场,不过最终,这款车型并没有量产上市,后续量产的XE系列车型也在外观也做了较大的改动。


图源:视频截图


某瑞的“开国功臣”风云,原型就是SEAT的第一代Toledo。


图源:Car Styling


而2003年推出的QQ,在设计上也明显和通用大宇的Matiz车型类似。通用曾因此起诉过某瑞,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某瑞一直不予理睬。直到2005年11月18日,通用汽车公司、通用大宇公司、某瑞公司才发表联合声明,称通过友好协商,三方已达成一揽子和解协议。


图源:青梧引凤、老车加油站


专注做硬派车型的某城早年也在“抄袭”,其第一款车就像极了丰田海拉克斯。旗下品牌某弗的开山之作CUV也像极了五十铃Axiom。


图源:汽车说明书


纵观国产品牌,都曾有过“抄袭”阶段,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国产品牌需要奋起直追,这似乎并不丢人。——业界更认同的是,用短短二十几年,追上国外车企百年进程已经是不容易了。

国产车总不能一直“抄”下去

发展至今,部分老牌车企已经开始有意识的进行原创了。

2013年11月底,某瑞在经历了转型“阵痛”后做出了瑞虎5,这款车一上线就大获成功,也让某瑞摆脱了早期“低端”的标签,2014年该车型全年销量达到9.5万辆以上,在当年自主品牌SUV中排名第13位。

2016年,某迪聘请了前奥迪的设计总监,此后在车型外观上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特色的视觉语言。从元这款车型的进化就能看出改变,2015款还与福特翼搏有7、8分相似,到了2017款就做了全新的改版,这也使某迪的品牌辨识度有了大幅提升。


图源:视频截图、盛亿二手车


在原创方面,某城做得很出彩,旗下硬派越野品牌某克推出了一系列成功的车型,2020年某克推出首款车型300,凭借硬朗方正的车身,粗犷的·线条以及圆形大灯,爆火出圈成为网红车型。后续在2022年推出的500和2023年推出的400也凭借霸气的外观广受好评。


图源:考拉生活日记


但是,如今在车企中仍然有不少极度相似的车型,甚至闹到对簿公堂。2023年2月23日,某利银河原型车亮相。2月28日,网络上便流传某安汽车委托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发给某利汽车的律师函。从网上流传的对比图来看,银河原型车和深蓝SL03、UNI-V 等车型在大灯、车头下方进气口和尾部造型上存在相似性。


图源:12缸汽车

随后某利发布声明称,该车型为原创设计,基于某利SEA浩瀚架构正向设计开发,有着独立且完整的设计理念体系,不存在抄袭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况。

2023年5月9日,某利与某安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围绕新能源、智能化等产业生态展开战略合作,这场抄袭争议也随之平息。

不过,在2025年7月某利举办了创新设计营,全方位淬炼中国青年设计师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相信大家也期待在后续的车型中能够看到更多原创的影子。

新能源成“抄袭”的重灾区

在新能源车崛起的这几年里,车型同质化的现象更加严重。最新杀出重围的某米在2024年和2025年连续发布的SU7和YU7从外观上这两款车型分别“撞脸”了保时捷和法拉利。


图源:汽车行业笔记


图源:汽车行业笔记

不单车型,就连海报也有“高仿版”。2025年7月,有微博大V发帖,指特斯拉和某米汽车的两条博文“撞图”了;该贴下面,网友纷纷热议,有人说这只是“心有灵犀罢了”,“网红拍照点”的巧合,也有批评抄袭的。


图源:微博截图


但是,撞脸并不等同于抄袭,根据中国《专利法》的规定,外观设计专利的授予需满足以下条件:

新颖性:申请日之前,该设计未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也未在国内公开使用过,且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如已注册的外观设计专利)冲突。

创造性:与现有设计或其组合相比,具有明显区别。

工业适用性:适于工业应用(即能够批量生产)。

美感:设计需富有美感,能够吸引消费者。

发过论文的朋友都知道,通过微调可以降低查重率。显然车企在设计新车时也深谙此道,但这也导致了车型同质化的问题。蒙住车标,90%的消费者无法分辨这是哪个品牌的车型。


图源:汽车公社


高度雷同的前脸和流线型车身,中国汽车的设计仍然没有跑出同质化的怪圈。“爱是一切的源泉”在文章中指出了陷入同质化的三大核心原因。

其一,是由于降低试错成本。汽车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产业,一款车型从设计到量产平均需要3-5年时间,投入动辄数十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自然倾向于"保险"的选择,模仿成功车型,堆砌热门元素。

其二,是法规限制与技术同质化。现代汽车设计受到严格法规的束缚,从碰撞安全、行人保护到空气动力学,这些要求极大限制了设计师的发挥空间。

其三,是设计理念与人才培养的不足。中国汽车工业起步晚,设计体系尚不成熟。从上世纪80年代引进外国车型开始,"拿来主义"的思维已深入骨髓。缺乏自信,是中国汽车设计的隐痛。

据“中国汽车报”表示,业内专家孙学琛指出,市场调研指导造型设计,更多地表达了电动车与燃油车之间的品类差别。然而,电动车凸显的识别特征趋同,导致了同质化“撞脸”的现象。原宝马设计总监Chris Bangle预测,未来汽车的设计可能会离需求更近,离艺术更远,外表可能变得平庸和同质,而内部则依靠先进的技术实现各种功能。

部分车企为快速切入市场是可以理解的,但“抄近路”不该成为一种行业常态。原创,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中国汽车从“制造大国”迈向“品牌强国”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