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网友吐槽'做饭翻车'时,某位明星的团队这样回应:'跟赚钱比起来,被骂两句算什么。'这句大实话,道破了当下娱乐圈的生存法则。从央视《天天饮食》到现象级综艺《爸爸去哪儿》,再到直播带货的爆款烤肠,男明星们正用锅碗瓢盆谱写新的财富神话。
1999年央视《天天饮食》开播时,谁也没想到这个每天15分钟的教做菜节目,会捧红中国第一位'做饭明星'。当时担任节目文案的刘仪伟,因普通话不标准、没有主持经验被推上舞台,却意外创造了500万日播观众的收视奇迹。
'他戴着围裙在厨房讲家常菜的样子,让观众突然发现:原来明星也可以这么接地气。'文化评论人李明指出,刘仪伟的成功开创了'居家好男人'人设赛道,这个形象至今仍是男明星转型的重要方向。
2006年,歌手林依轮以专业厨师身份接棒主持。这位在玻利维亚中餐厅打过工的明星,不仅通过《天天饮食》巩固亲民形象,更借此结识那英、成龙等圈内大佬。他创立的'饭爷'辣酱品牌,至今仍是明星跨界食品行业的标杆案例。
2013年《爸爸去哪儿》的爆红,意外验证了'做饭担当'的综艺价值。模特出身的张亮凭借专业厨艺,在节目中成为不可替代的存在。这种'厨艺+奶爸'的双重人设,让他从十八线模特跃升为广告商宠儿。
黄磊的转型路径更具代表性。这位早年走文艺路线的演员,在《爸爸去哪儿2》中通过做饭展现顾家形象,随后推出'黄小厨'品牌,主演《深夜食堂》,在《向往的生活》持续巩固'大家长'人设。尽管遭遇'做饭翻车'争议,但其投资的风火石文化公司,通过《向往的生活》等节目获得数亿广告收入。
'黄磊的聪明在于把个人IP转化为商业资产。'娱乐产业分析师王琳计算,《深夜食堂》的植入广告收入超过8000万,《向往的生活》单季冠名费达1.5亿,这些数字远超过'做饭不好吃'的舆论代价。
如果说黄磊是综艺厨神,谢霆锋则是把厨艺变成产业链的典范。2014年《十二道锋味》开播时,这位刚经历婚变的明星需要新的人设支撑。'从浪子到厨神'的转型堪称完美,'80后看他是歌手,90后看他是演员,00后看他是厨子'的段子广为流传。
2021年与薇娅丈夫合作的锋味派,推出爆汁烤肠后四年销售额突破15亿。这个数字背后是精准的商业逻辑:选择烤肠这类大众消费品,利用明星效应填补市场空白,再通过意面、鸡翅等产品扩展品类。'谢霆锋证明,明星不需要真成大厨,只要做好产品经理就能建立食品帝国。'
男明星扎堆做饭人设,本质是娱乐圈的生存法则使然。'35岁后男演员面临双重困境:演不了小鲜肉,又拼不过老戏骨。'资深经纪人陈阳透露,'会做饭'恰好能塑造稳重顾家形象,打开家庭剧和综艺市场。
美食赛道的低门槛也是重要原因。'观众没法通过屏幕尝味道,只能靠他人反应判断。'美食评论家张帆指出,这种信息差让明星即使厨艺一般,也能通过'会吃''懂吃'的人设获得流量。就像某个不会做饭的明星,靠'泡面调法'也能引发讨论。
从刘仪伟到谢霆锋,二十年间的变迁显示:当演艺事业遇到瓶颈时,厨房正成为明星的第二战场。无论是综艺中的厨艺担当,还是直播间的带货主播,锅碗瓢盆间蕴藏的商业价值,远比观众想象的更为丰厚。
B站:IC实验室
微博:IC实验室
公众号:IC实验室
全网同名,商业观察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