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刘强东金融布局新动作:京东消金迎来75后董事长李波

时间:2025-10-10 18:08:44 来源:财经众议院 作者:财经众议院

京东旗下“含金量”最高的一块金融牌照——天津京东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消金”),近日正式迎来了新的掌舵人。这一变动,标志着刘强东在金融领域的布局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10月10日,天津金融监管局官网发布消息,核准李波担任京东消金董事长的任职资格。这一任命,不仅为京东消金注入了新的活力,也预示着刘强东对京东消金的高管团队布局已基本完成。

回顾去年年底,刘强东豪掷30多亿,将这家曾是中国最大的消金公司牌照收入囊中。此后,京东便紧锣密鼓地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包括更名、更换注册地以及更换高管等。今年4月,新任总经理上任;5月,完成公司更名;9月,7名董事的任职资格相继获批。如今,随着李波的正式就任,京东消金的高管团队已基本就位。

75后董事长李波的金融履历

李波,这位1975年出生的金融才俊,拥有着丰富的金融从业经历。他199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经济系,之后又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大学获得MBA和IMBA学位,并在2012年成为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

李波的职业生涯始于中国工商银行,他历任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副总经理,以及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分行、湖南分行的副行长。早在2011年,时年36岁的李波就已经是工行青岛分行副行长;2015年,时年40岁的他更是晋升为湖南分行副行长。这样的履历,在工行系统内绝对算得上年轻干部。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42岁那年,李波却从工行辞职,加入了制造业企业中联重科,担任公司副总裁。4年之后,即2021年,李波再次跳槽,加入了京东集团,担任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金融科技事业群总裁。如今,他更是挑起了京东消金董事长的重担。

京东消金高管团队布局完成

在李波出任董事长之前,京东已经向这家消金公司派出了首位高管——京东副总裁、京东科技风险管理负责人张含春出任总经理。今年5月,公司正式更名为京东消金,标志着京东对这家消金公司的全面掌控。

今年7月,京东消金的7名董事李波、刘晓蒙、张素娟、李芳芳、潘朝光、李曙光、董晓东的任职资格获得监管批准。这些新董事除了来自京东集团之外,也有来自其他股东单位,如天津银行执行董事、董事会秘书、战略发展部总经理、联席公司秘书董晓东也是京东消金的董事之一。多位新董事的任职资格获批,标志着捷信时代的旧治理体系彻底退出,京东系核心管理层将实现对京东消金董事会的实质性掌控。

京东消金的金融梦想与挑战

京东一直有着金融梦想,阿里旗下的蚂蚁集团曾经是京东金融的模板。然而,2020年蚂蚁集团上市被临阵叫停后,京东金融也随之进行了整改。此后,京东金融板块已经数易其名,从“京东金融”到“京东数科”再到“京东科技”,但消费金融业务之于整个公司的重要地位从未动摇。



2024年12月,京东终于拿下捷信消金的控制权。从重组后股权构成来看,捷信消金注册资本50亿元,其中广州晶东贸易有限公司持股50%,网银在线(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持股15%。这两家公司都是京东旗下公司,京东成为捷信消金实际控股股东,持股合计65%。这也是继拿下小贷和支付牌照后,京东再次拿下的一张金融牌照,也是目前京东最具含金量的金融牌照。

京东消金披露的2025年中报显示,“未分配利润”高达-36.92亿元,这也侧面印证了刘强东拿下这块金融牌照代价不菲。目前,京东消金的50亿元注册资本,位居行业第六位,仅次于蚂蚁消金的230亿元、招联金融的100亿元等。业界普遍认为,拿下消金牌照后,京东的金融业务有望加速。

今年年初,京东集团副总裁李波表示,2025年京东支付将投入10亿元营销费用,致力于实现比行业更低的手续费,有效帮助企业降低资金成本。同时,京东消金也悄然将其消费贷和商品贷产品的最高额度从20万元提升至30万元,以覆盖汽车、家居、教育等大额消费场景。

种种迹象表明,京东对消金牌照的运作是将其作为集团“金融+消费+科技”生态的核心金融枢纽进行打造。通过京东集团的人力、技术和场景资源进行全方位赋能,京东消金有望快速摆脱传统消金模式,蜕变为一家深度植根于京东数智化供应链生态的科技金融公司。

然而,尽管理想很丰满,但现实是消费金融市场已成红海。京东消金不仅面临持牌消金同业的竞争,更有银行信用卡中心、互联网平台的挤压。如何在这些客群中与商业银行的低利率产品竞争,并保持较低的坏账率,将对新一届高管团队的运营能力构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