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融创孙宏斌成功化解684亿境外债,地产行业迎来新转机

时间:2025-11-11 04:59:42 来源:侃见财经 作者:侃见财经

融创中国及其创始人孙宏斌,在经历行业寒冬后终于迎来重大突破。11月5日,融创中国正式宣布,其约9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4亿元)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获得香港高等法院批准,标志着这家头部房企成为首家实现外债清零的大型地产企业。

此次境外债重组获批,意味着融创的境外债务压力基本解除,企业正式跨过最艰难的财务危机阶段。作为行业标杆企业,融创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展现出的创新思路和执行力,为整个地产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创新债转股方案获债权人支持

早在2023年,融创就率先完成首轮境外债重组,采用"化债+展期"的创新模式,引入强制可转债选项,推出包含新票据、可转换债券、强制可转换债券及融创服务股票的多元化"菜单式"方案,获得债权人广泛支持。今年年初,公司又顺利完成约145亿元境内债务重组。

根据最新重组方案,债权人可选择全额债转股,分为两种转股方式:第一种转股价为6.80港元/股,可在重组生效日起6个月内转股;第二种转股价为3.85港元/股,可在重组后18至30个月内转股。为保障股权结构稳定,融创特别设计了"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向主要股东提供附带条件的受限股票,确保每100美元本金的新强制可转换债券中,约23美元债券发行给主要股东或其指定方。

市场看好融创发展潜力

市场分析认为,融创提供的债转股方案具有三大优势:一是转股标的为市场活跃度最高的地产股之一;二是转股价格设置合理;三是转股时间安排灵活。债权人愿意接受债转股方案,本质上是对融创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可。当前融创土储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待市场回暖后,其发展潜力在头部房企中位居前列。

从经营数据看,融创基本面持续改善。今年上半年亏损幅度明显收窄,境内外债务重组完成后,预计债务压力将下降约750亿元。债务负担减轻直接带动交付效率提升,上半年完成1.49万套交付,近三年累计交付量达68.3万套。公司合同销售金额235.5亿元,位列民营房企第三。

高端项目持续热销,土储充足

值得关注的是,融创"壹号院系"高端项目在上海、北京等地持续热销。上海壹号院实现四开四罄,累计销售额突破220亿元,登顶全国新房销售榜首。10月6日公告显示,公司当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0.1亿元,销售面积8.8万平方米,销售均价11480元/平方米。截至10月底,累计合同销售金额达327.7亿元,销售面积108.9万平方米。

截至上半年末,融创仍持有约1.28亿平方米优质土储,为未来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6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孙宏斌明确表示,公司未来将聚焦核心城市,专注打造高品质项目,这一战略定位获得市场积极响应。

行业标杆示范效应显著

作为首家实现境内外债清零的大型房企,融创的债务重组经验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借鉴。业内专家指出,融创案例证明,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和主动债务管理,房企完全有能力穿越行业周期。当前融创已跨过最艰难阶段,未来需继续降低杠杆率,确保企业稳健运营。

随着市场环境逐步改善,融创的高端产品力和优质土储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孙宏斌带领团队成功化解684亿债务危机,不仅为企业赢得发展新机遇,也为行业树立了困境突围的标杆范例。随着新一轮市场周期开启,融创有望在核心城市市场占据更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