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固收+迈入2.0时代:头部大厂如何实现攻守平衡?

时间:2025-09-19 10:15:22 来源:新经济e线 作者:新经济e线

“固收+”行业生态正经历深刻进化,随着市场完成一轮迭代,产品定位与投资者认知双双升级,迈入精细化运作的2.0时代。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持有人,均对“固收+”的收益与风险特征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显著提升。



从“模糊定位”到“精细化分层”:固收+2.0时代的核心变革

早期“固收+”产品多以“固收打底、权益增强”为笼统定位,权益部分方向与操作逻辑模糊,导致产品风格同质化严重,投资者难以识别真实风险收益特征。如今,产品策略全面升级,基于不同风险收益特征划分权益仓位中枢,实现精细化分层。

以景顺长城基金为代表的新头部大厂,旗下“固收+”产品规模连续两个季度高速扩容。据Wind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规模增长超356亿元,总规模突破930亿元。全市场“固收+”规模亦实现自2022年以来的首次连续两季度正增长,达19428.84亿元,突破2万亿指日可待。

产品策略升级:从个人经验到平台化精进

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头部公募纷纷将“固收+”赛道升级为平台实力的全面较量。早期产品高度依赖基金经理个人经验,而2.0时代下,新头部大厂通过重构投资管理,解决业绩持续性难题,实现稳定交付与规模化运作。

国内股债资产波动加大、结构性行情持续,推动基金公司从单一策略向多元化矩阵演变。以景顺长城基金为例,其已形成投研一体化、配置多元化、人员梯队化的大固收平台。旗下“固收+”业务由李怡文管理的混合资产团队主导,彭成军固定收益团队、王勇养老及资产配置部协同,部分产品更引入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参与权益资产投资。

团队配置上,李怡文擅长大类资产配置,彭成军具备全局观,王勇重视风险管控,董晗、邹立虎等成员覆盖不同资产领域,形成“强兵猛将”云集的投研矩阵。公司内部固收与权益部门、固收部门内部投研交流顺畅,通过“组合”作战构建差异化风格产品,满足细分客户需求。



来源:Wind(截至2025年9月12日)

攻守平衡术:头部大厂的智慧实践

投资者对“固收+”的诉求可分为三类:追求低波动纯债替代、追求中长期风险收益比、追求贝塔交易增强。核心在于攻守平衡术,而新头部大厂的优秀基金经理正凭借此能力脱颖而出。

考察50亿元以上低波“固收+”产品,景顺长城景泰纯利、景顺长城稳健增益等绩优产品受资金青睐。前者规模年内激增111.70亿元,增长140.10%;后者规模环比增幅达269.82%。截至2025年9月12日,景顺长城景泰纯利A自成立来总回报30.41%,超额收益21.31%,年化收益率、最大回撤均优于同类产品。

中高波“固收+”产品中,景顺长城景颐双利、景顺长城景盛双息等表现抢眼。前者最近三年回报率14.37%,年化收益率、最大回撤胜出同类;后者年内回报率6.97%,超额收益达6.63%,由李怡文、邹立虎、李曾卓卓共同管理,展现跨领域投资能力。



来源:Wind(截至2025年9月12日)

“固收+”配置正当时:低利率环境下的价值凸显

今年“固收+”基金规模连续两季度增长,契合投资者对绝对收益能力的需求。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加大含权中低波动型产品创设力度,为“固收+”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国内低利率环境下,权益市场修复与结构性机会涌现,为“固收+”实现超额收益提供条件。

历史数据显示,自2024年以来“固收+”产品较纯债基金平均业绩超额收益明显回暖,今年上半年达1.15%。在纯债收益空间压缩后,“固收+”配置价值进一步显现。权益市场轮动加快背景下,以债券打底、股票增色的固收+正重新成为市场共识。

投资者指南:理性选择与综合实力考量

“固收+”涵盖多种细分类型,风险收益特征各异。投资者需理性分析自身需求,选择匹配产品。同时,应重点关注基金管理人的综合实力,优选在固收和权益领域均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及旗下绩优产品。

以景顺长城基金为例,其“固收+”体系下不同团队形成各自投资特色,鼓励基金经理个性发展的同时注重策略风格跟踪与风险把控。这种追求收益多元化与来源稳定的特质,正是优秀“固收+”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新经济e线为胡润百富优秀财经自媒体,已入驻今日头条、雪球、一点资讯、新浪财经头条、搜狐号、百度百家、企鹅号、网易号、和讯名家、蚂蚁财富社区、同花顺同顺号、东方财富财富号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