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国海军公布了一段震撼世界的视频:歼-35隐身舰载机、歼-15T弹射型战机、空警-600预警机三大核心机型,在福建舰上成功完成了电磁弹射起飞与阻拦着舰的壮举。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是中国海军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预示着全球海洋力量格局的深刻变革。
美国知名军事网站“战区”以“令人震惊”来形容这一成就,认为福建舰已具备投入现役的实力,并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战能力。而英国《经济学人》则指出,中国再次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垄断,成为全球首个利用电磁弹射系统从航母上发射隐形战斗机的国家,这无疑是对美国海洋霸权的一次有力挑战。
当美国福特级航母还在为电磁弹射故障而焦头烂额时,中国却以常规动力航母实现了技术反超,海洋力量的天平正在悄然倾斜。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突破,更是一次系统性的迭代升级。
福建舰电磁弹射系统的成功,意味着中国海洋力量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电磁弹射提供的强劲推力,使得舰载机能够“满油满弹”起飞,这不仅意味着更大的作战半径,更代表着更强的打击能力。空警-600预警机的成功起飞,更是将“中式空地一体系统”完美迁移到了大洋之上。
中国基于先进数据链构建的完整作战体系,已经在巴基斯坦与印度的空战中得到了验证。歼-10C战机凭借这一体系,成功“越级挑战”了印度的阵风战机,取得了超视距作战的完胜。如今,这一体系被升级到了第五代隐身战机,并配备了多种无人机,战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这一变化,将显著改变地区局势的力量对比,为中国周边的政治环境和地缘态势带来积极影响。
航母作为远洋作战的利器,福建舰以“弹射三连”的震撼姿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强大技术实力。据军事专家分析,福建舰的打击范围已经能够覆盖第二岛链,这意味着美国在第二岛链的压倒性优势将受到严重挑战。
“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和“第三岛链”是地缘政治和军事战略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构成了美西方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防线。然而,随着中国海军的崛起,这些岛链已经开始“掉链”。美军近年来已经开始从第一岛链向后撤退,将战略重心转向了第二岛链和更远的地区。
福建舰的“弹射三连”,无疑将加速这一进程。它不仅将改变西太平洋的战略格局,更将让台当局确信无力干扰统一大势,进一步降低美西方插手台海问题的可能性。
航母电磁弹射技术的背后,是中国在高铁(磁悬浮)、电网和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深厚积累。这些技术的突破,是中国改革开放、积极拥抱全球化的重要成果。同时,它们也为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福建舰航母的背后,是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在疯狂提需求。目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已接近30%,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造船业等领域的蓬勃发展,更是为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然而,中国强大的制造业也必然在全球各地拥有极大的利益。中国工厂需要全球各地的矿产资源,也需要全球各地的消费市场。因此,中国经济利益的全球化正急需军事力量的全球化来保障。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留下的血泪教训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军力,就无法保护国家的利益。新中国建立后,美西方对中国进行了残酷的贸易封锁和科技封锁,直到今天仍没有彻底停止。因此,中国经济利益的全球化与军事力量的全球化是相辅相成的。
虽然福建舰的入列标志着中国海军实力的飞跃,但常规动力航母的续航能力仍然有限。进行远洋部署时极度依赖补给舰,这使得其在长时间作战中的机动性受限。因此,中国海军想要保护中国庞大的全球利益,进行全球行动,必须拥有无限续航能力的核动力航母。
那一天也许不会太远。因为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已经为此打好了基础,渴望补上经济全球化的安全拼图。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海军将拥有更多、更先进的航母,为中国的全球利益提供坚实保障。